手艺传习活动在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3 02:18
2016年改扩建后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强化专业特点,打破常规进行创新,创建社教品牌"女红传习馆"成为亮点。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层面进行开发和设计,课程项目从专业馆的专业知识领域出发,拥有"织染印绣编"等多个系列的工艺课程。场馆师资除了自身拥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同时还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不同领域师资和机构开设专业课程。两年多的运营,女红传习馆逐渐取得各界人士好评,未来将开发更多课程,吸引更广泛人群参与。
【文章来源】:中国博物馆.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手艺与非遗
二、女红手艺和国丝馆
三、博物馆手艺传习现状
四、女红传习馆的运营实践
(一)找准定位,变短板为优势,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二)课程设计分众化、系列化以适应不同层面、不同目的人群的需求
1. 分众化课程设计
2. 系列化课程设计
(三)重视手艺传习老师培养,构建稳定而高水平的教育队伍
五、结语
本文编号:3433768
【文章来源】:中国博物馆.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手艺与非遗
二、女红手艺和国丝馆
三、博物馆手艺传习现状
四、女红传习馆的运营实践
(一)找准定位,变短板为优势,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二)课程设计分众化、系列化以适应不同层面、不同目的人群的需求
1. 分众化课程设计
2. 系列化课程设计
(三)重视手艺传习老师培养,构建稳定而高水平的教育队伍
五、结语
本文编号:3433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3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