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游憩环境恢复性评价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10:02
对环境恢复性评价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以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尝试构建森林游憩活动中气候舒适度感知对环境恢复性评价的影响,以及二者与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气候舒适度感知正向影响环境恢复性评价,二者皆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气候舒适度感知和游客满意度对游后行为同样有正向影响,但环境恢复性评价对游后行为不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提高森林公园的气候舒适度和环境恢复性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恢复身心。依照研究结果,以气候舒适度及环境恢复性两个角度为公园的管理提供了相应措施及建议。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模型
(2)由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可知,假设H1~H4、H6成立,即游客的气候舒适度感知正向影响游客对环境恢复性的评价、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游客的环境恢复性评价对游客的满意度存在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同样正向影响游后行为。假设H5不成立,因此,游客对环境的恢复性评价对游后行为不存在正向影响的关系。由此可知,当气候舒适度感知高时,意味着当下的气候环境可带来较高的舒适程度。较高的气候舒适程度使游客对环境的探索度提高,更易发现游憩地环境的魅力之处。当游客沉浸其中时,可以放缓生活节奏、释放压力,对环境恢复性的评价也会随之升高。舒适的气候、恢复性程度高的环境可以相应提高游客对于游憩地的满意程度。但游客的重游率及游后推荐程度受游客对气候舒适程度的感知及满意度的影响更大,原因可能是我国游客尚未明确游憩地环境的恢复性对于人们心理、生理上的重要程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和气候满意度对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J]. 陈钢华,奚望,黄松山,胡宪洋. 资源科学. 2019(03)
[2]中文版知觉恢复量表(PRS)在城市公园恢复性评估中的实验研究[J]. 王欣歆,吴承照,颜隽. 中国园林. 2019(02)
[3]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J]. 彭慧蕴,谭少华. 中国园林. 2018(09)
[4]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满意度与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广东南昆山为例[J]. 陈钢华,奚望. 旅游科学. 2018(04)
[5]吉林省消夏旅游期气候条件及舒适度分析[J]. 杨雪艳,傅帅,徐士琦,陈丽楠. 干旱气象. 2018(03)
[6]游憩者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刘群阅,陈烨,张薇,张逸君,黄启堂,兰思仁. 资源科学. 2018(02)
[7]游憩者场所依恋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J]. 刘群阅,尤达,朱里莹,王亚蕾,黄启堂,兰思仁. 资源科学. 2017(07)
[8]游憩者场所感知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J]. 刘群阅,尤达,潘明慧,池梦薇,黄启堂,兰思仁. 旅游学刊. 2017(07)
[9]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时空分异——以杭州西湖为例[J]. 王国新,钱莉莉,陈韬,杨晓娜,许振晓,祝炜平. 生态学报. 2015(07)
[10]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的结构模型和感知差异[J]. 郭永锐,张捷,卢韶婧,张玉玲,年四锋,颜丙金. 旅游学刊. 2014(02)
本文编号:3444660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模型
(2)由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可知,假设H1~H4、H6成立,即游客的气候舒适度感知正向影响游客对环境恢复性的评价、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游客的环境恢复性评价对游客的满意度存在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同样正向影响游后行为。假设H5不成立,因此,游客对环境的恢复性评价对游后行为不存在正向影响的关系。由此可知,当气候舒适度感知高时,意味着当下的气候环境可带来较高的舒适程度。较高的气候舒适程度使游客对环境的探索度提高,更易发现游憩地环境的魅力之处。当游客沉浸其中时,可以放缓生活节奏、释放压力,对环境恢复性的评价也会随之升高。舒适的气候、恢复性程度高的环境可以相应提高游客对于游憩地的满意程度。但游客的重游率及游后推荐程度受游客对气候舒适程度的感知及满意度的影响更大,原因可能是我国游客尚未明确游憩地环境的恢复性对于人们心理、生理上的重要程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和气候满意度对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J]. 陈钢华,奚望,黄松山,胡宪洋. 资源科学. 2019(03)
[2]中文版知觉恢复量表(PRS)在城市公园恢复性评估中的实验研究[J]. 王欣歆,吴承照,颜隽. 中国园林. 2019(02)
[3]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J]. 彭慧蕴,谭少华. 中国园林. 2018(09)
[4]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满意度与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广东南昆山为例[J]. 陈钢华,奚望. 旅游科学. 2018(04)
[5]吉林省消夏旅游期气候条件及舒适度分析[J]. 杨雪艳,傅帅,徐士琦,陈丽楠. 干旱气象. 2018(03)
[6]游憩者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刘群阅,陈烨,张薇,张逸君,黄启堂,兰思仁. 资源科学. 2018(02)
[7]游憩者场所依恋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J]. 刘群阅,尤达,朱里莹,王亚蕾,黄启堂,兰思仁. 资源科学. 2017(07)
[8]游憩者场所感知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J]. 刘群阅,尤达,潘明慧,池梦薇,黄启堂,兰思仁. 旅游学刊. 2017(07)
[9]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时空分异——以杭州西湖为例[J]. 王国新,钱莉莉,陈韬,杨晓娜,许振晓,祝炜平. 生态学报. 2015(07)
[10]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的结构模型和感知差异[J]. 郭永锐,张捷,卢韶婧,张玉玲,年四锋,颜丙金. 旅游学刊. 2014(02)
本文编号:3444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4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