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山东半岛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23:10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加快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带动了半岛乡村产业结构的提升,对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力度也日趋加强。但由于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缺乏规范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目前,乡村景观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城市建设模式简单生硬地取代了原有乡村意境、破坏了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和祖祖辈辈积累的文化遗产、并引起了诸如乡村新圈地运动等大量并发症。乡村景观资源是具有优秀的自然与人文双重特色的特有资源,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乡村产业结构发展必须开发利用景观资源,而开发过程中景观资源保护又成为难题。因而需要探索出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既能促进传统乡村景观资源的理性开发,又能保护景观资源得以持续利用。本文以规划为主要手段来探索解决山东半岛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出现的矛盾。研究结合了案例分析与实地取证两种方法。在规划前期,调查并总结了山东半岛现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乡村景观资源现状表象,分析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规划管理、过度开发和沿海生态敏感等现实问题的成因,从政策性、导向性和差异性三方面提出对策研究。通过研究,提出山东...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东半岛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山东半岛区划Fig.2-1DivisionofShandongPeninsula

景观资源,山东半岛,滨海,海岸带


3.1.1 气候资源山东半岛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期,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在 11 度至 12 度。3.1.2 水系资源山东半岛东临黄海、渤海,海岸线长 3100km,占全国的 1/6,沿海岛屿 299 个,岛屿岸线长 550km,沿海海湾 70 余处。0—-20m 深的浅海总面积 2.9*104km2,滩涂面积 3200km2。半岛淡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3.1.3 地貌资源山东半岛城市群所属区域内滨海乡村地形多样,以丘陵台地、低山、平原为主。根据研究表明,坡度在 0.3%—4.5%之间,高度在 500 米以下的地形区也是经济效益的最佳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乡村均在这一范围内。半岛海岸带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半岛滨海乡村的优势和特色。

渔民


国北方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荣成天鹅湖(荣成市成山镇);赤山(荣成石岛镇)。3.2.2 民俗谷雨是山东半岛滨海乡村渔家最重要的节日。为感谢海神赐给丰厚的鱼虾,祝愿天天鱼虾满舱,祈求神灵保佑,免灾除难,渔民便在这天举行传统的祭海神活动。家家户户提前蒸好了大饽饽,购好了香、鞭炮等供品。有的几家杀一头猪,去毛烙皮,涂上朱红色的颜料,有的买一个猪头,由男人抬着、挑着供品来到了海边的龙王庙和娘娘庙,或者来到海滩,摆好供品,用竹竿挑起一长串鞭炮,燃放起来,敲锣打鼓,鞭炮齐鸣,面海跪祭,供奉海神,以求平安丰收。如今的渔民节已变成了以弘扬海文化为主题,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为目的的海洋博览盛会。但是祭海神、耍龙灯、划旱船等海味十足的活动则必不可少,成为以海文化为特色的山东半岛民俗的集中展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闽东无居民海岛岛群资源与保护性利用研究[J]. 廖连招,方建勇,雷刚.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04)
[2]山东海洋渔业资源问题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 傅秀梅,宋婷婷,戴桂林,王亚楠,鹿守本,管华诗,王长云.  海洋湖沼通报. 2007(02)
[3]关于乡村景观建设的若干思考[J]. 张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03)
[4]乡村景观的二元性刍议[J]. 汪梅,王利炯.  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
[5]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 刘滨谊,陈威.  小城镇建设. 2005(09)
[6]乡村景观分类的方法探析——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例[J]. 李振鹏,刘黎明,谢花林.  资源科学. 2005(02)
[7]荷兰土地整理对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启示[J]. 廖蓉,杜官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4(09)
[8]论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和江苏省城市化道路[J]. 吴良镛,吴唯佳,武廷海.  科技导报. 2003(09)
[9]景观多样性与乡村产业结构[J]. 景娟,王仰麟,彭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10]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的价值及其保护[J]. 罗守贵.  城市. 2003(02)

博士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 周心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当代乡村设计初探[D]. 徐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95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95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