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四川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1-12-28 03:43
  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近些年来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也逐渐重视起来。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引起社会的关注。四川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手工技艺是当中耀眼的一类。我省现存的传统工艺技术是我们祖先在具体的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丰富物质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传统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是我们向先进发达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基石,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现阶段,传统手工技艺濒危现象极其严重。一些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产品缺乏市场需求,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各种技艺更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处于这样的情景之下,我省应该如何协调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发展是一个急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相关资料,依据实地调研来探索我省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的相关知识,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我省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做出研究和探讨,为创造旅游与手工技艺非物...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川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对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的旅游者的年龄阶段比例

旅游者,比例,公务人员,文化旅游


旅游者不同职业的人数比例

四川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不同出游目的人数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焦工业旅游[J]. 赵承华.  辽宁经济. 2007(02)
[2]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模式初探[J]. 颜丽丽,萧磊.  商场现代化. 2006(36)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J]. 彭建康.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4]全球化背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J]. 方李莉.  民族艺术. 2006(03)
[5]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胡绍华,阚如良,曹诗图.  特区经济. 2006(09)
[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的再认识[J]. 王巨山.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5)
[7]胶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 于静静,蒋守芬.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8]论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保护[J]. 周丹.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08)
[9]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宋欢.  沧桑. 2006(04)
[10]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J]. 张瑛,高云.  贵州民族研究. 2006(04)

硕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 肖曾艳.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 罗茜.湘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3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553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