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韩城梁带村M27出土一组铜器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2-01-03 01:53
韩城梁带村墓地M27中发现了一组仿古铜器,本文根据新发表的材料,特别是海昏侯墓中发现的一件西周早期的形制、纹饰相同的卣,重新申述了梁带村M27中卣、尊、角等器类均是两周之际对西周早期铜器的仿制。尽管它们的造型与西周早期的铜器相似,但纹饰的精致程度差异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周之际的工匠进行仿制时,制作工艺变迁,工匠对西周早期的工艺不熟悉。由于它们与西周早期的铜器在形制乃至纹饰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确定它们是比较严格地仿制这些器物。此外,从器类延续的时间来看,梁带村M27中发现的簋和觚,也是两周之际对早期器物的仿制,由于仿制相对随意,不易找到它们确切的蓝本来源。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海昏侯墓卣与梁带村M27卣纹饰细节对比
图二海昏侯墓卣与梁带村M27卣纹饰细节对比当然,可能也有学者会认为,梁带村M27尊、卣质量粗劣代表了西周早期不同生产作坊的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别。笔者认为,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首先,带有“散羽长冠大鸟纹”的铜器数量很少,仅有10余件,但件件精品[9]。这类铜器数量如此稀少,反映出它们可能是生产于相近或相同的作坊。再者,从目前所见的周初青铜器来看,中原地区西周早期带有纹饰的铜器普遍比较精致。按《尚书·顾命》等文献记载,芮国在西周早期的政治地位较高,不太可能使用如此粗糙的器物;而且青铜器在铸造成型后,即使器身没有铸造缺陷,合范的地方也会有很多毛茬,仍需要进一步的打磨、修整。如果铜器质量过于粗劣,会在打磨、修整之前就重熔再铸。因质量不达标而回炉重铸的铜器应不在少数,这或许也是目前所见周初青铜器质量普遍较高的原因之一。所以,梁带村M27尊、卣等器物如此粗糙,基本可以排除是周初高等级贵族使用后流传下来的古董。
梁带村M27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原地区东周铜器墓中的仿古器物[J]. 张亮,滕铭予. 文物. 2017(07)
[2]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凤鸟纹提梁卣及相关问题[J]. 周艳明. 文博. 2016(05)
[3]浅析海昏侯墓出土的两件先秦青铜礼器[J]. 王泽文. 南方文物. 2016(03)
[4]湖北随州叶家山M107发掘简报[J]. 曾令斌,黄玉洪,郝勤建,余乐,李玲,卫扬波,熊燕,余霜,王安美,陈丽新,黄凤春,左迟. 江汉考古. 2016(03)
[5]汉墓中发现的“古董”[J]. 高成林. 大众考古. 2016(03)
[6]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M4发掘简报[J]. 王占奎,丁岩,刘军社,辛怡华,郝明科,王小梅. 文物. 2016(01)
[7]国家博物馆新入藏的两周青铜器管见[J]. 田率.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05)
[8]玉柄形器名“瓒”说——辅证内史亳同与《尚书·顾命》“同瑁”问题[J]. 李小燕,井中伟. 考古与文物. 2012(03)
[9]韩城梁带村M27出土卣、尊年代辨析——附论扇形钺与特殊的凤鸟纹饰[J]. 陈小三. 文博. 2011(01)
[10]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J]. 孙秉君,程蕊萍,陈建凌,李恭,王仲林,童学猛,梁存生,张西峰,张伟,刘银怀,孙雪松,张明惠,屈麟霞. 考古与文物. 2007(06)
本文编号:3565325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海昏侯墓卣与梁带村M27卣纹饰细节对比
图二海昏侯墓卣与梁带村M27卣纹饰细节对比当然,可能也有学者会认为,梁带村M27尊、卣质量粗劣代表了西周早期不同生产作坊的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别。笔者认为,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首先,带有“散羽长冠大鸟纹”的铜器数量很少,仅有10余件,但件件精品[9]。这类铜器数量如此稀少,反映出它们可能是生产于相近或相同的作坊。再者,从目前所见的周初青铜器来看,中原地区西周早期带有纹饰的铜器普遍比较精致。按《尚书·顾命》等文献记载,芮国在西周早期的政治地位较高,不太可能使用如此粗糙的器物;而且青铜器在铸造成型后,即使器身没有铸造缺陷,合范的地方也会有很多毛茬,仍需要进一步的打磨、修整。如果铜器质量过于粗劣,会在打磨、修整之前就重熔再铸。因质量不达标而回炉重铸的铜器应不在少数,这或许也是目前所见周初青铜器质量普遍较高的原因之一。所以,梁带村M27尊、卣等器物如此粗糙,基本可以排除是周初高等级贵族使用后流传下来的古董。
梁带村M27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原地区东周铜器墓中的仿古器物[J]. 张亮,滕铭予. 文物. 2017(07)
[2]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凤鸟纹提梁卣及相关问题[J]. 周艳明. 文博. 2016(05)
[3]浅析海昏侯墓出土的两件先秦青铜礼器[J]. 王泽文. 南方文物. 2016(03)
[4]湖北随州叶家山M107发掘简报[J]. 曾令斌,黄玉洪,郝勤建,余乐,李玲,卫扬波,熊燕,余霜,王安美,陈丽新,黄凤春,左迟. 江汉考古. 2016(03)
[5]汉墓中发现的“古董”[J]. 高成林. 大众考古. 2016(03)
[6]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M4发掘简报[J]. 王占奎,丁岩,刘军社,辛怡华,郝明科,王小梅. 文物. 2016(01)
[7]国家博物馆新入藏的两周青铜器管见[J]. 田率.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05)
[8]玉柄形器名“瓒”说——辅证内史亳同与《尚书·顾命》“同瑁”问题[J]. 李小燕,井中伟. 考古与文物. 2012(03)
[9]韩城梁带村M27出土卣、尊年代辨析——附论扇形钺与特殊的凤鸟纹饰[J]. 陈小三. 文博. 2011(01)
[10]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J]. 孙秉君,程蕊萍,陈建凌,李恭,王仲林,童学猛,梁存生,张西峰,张伟,刘银怀,孙雪松,张明惠,屈麟霞. 考古与文物. 2007(06)
本文编号:3565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56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