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陵寝遗址绿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15:03
随着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中国的遗址保护工作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并揭开了我国遗址保护工作的大幕。陕西省是我国的文物大省,文化遗产比比皆是,其中关中地区是文化遗产最密集的区域。在关中地区诸多的文化遗产中历代帝王陵寝遗址熠熠生辉,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目前国内从陵寝绿化概念的界定到保护体系的建立均尚属空白。2005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古城西安召开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大会提出了“古迹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在不断变化的城镇和自然景观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议题,为我们开展遗址绿化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陵寝遗址的保护不仅仅是对遗址本身的保护,对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也十分必要,因此,遗址绿化的保护也是遗址保护的重要内容。文章详细分析了关中地区陵寝绿化的现状,发现由于自然气候的变迁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关中地区陵寝遗址的绿化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观念的落后和保护的不当使得原本就遭受破坏的遗址绿化更是雪上加霜。陵寝遗址绿化对遗址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陵寝遗址及其它相关文物的保护、促进旅...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相关概念
1.1.1 陵寝
1.1.2 陵寝植物
1.1.3 陵寝遗址绿化
1.2 陵寝及其墓葬绿化植物的发展
1.2.1 陵寝的出现及其发展历史
1.2.2 墓葬绿化植物发展历史
1.3 陕西关中地区陵寝概况
1.4 研究依据
1.4.1 实地调查结果
1.4.2 旅游资源的发展
1.4.3 良好生态环境的建立
1.5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范围
1.6 国内外遗址绿化保护的差异
1.6.1 国外遗址保护
1.6.2 我国现状
1.6.3 中外遗址绿化保护和规划的差异比较
1.7 现存陵寝绿化现状
第二章 帝王陵寝遗址绿化保护和规划的意义及其作用
2.1 陵寝周边绿化保护和规划的意义
2.2 帝王陵寝遗址绿化保护和规划的作用
2.2.1 对陵寝遗址及其建筑、文物的保护作用
2.2.2 对遗址地的区域环境的改善和协调作用
2.2.3 具有传承发扬古代文化的作用
2.2.4 具有促进地区旅游发展的作用
2.2.5 具有改善遗址旅游环境的作用
2.2.6 结合生产,使地方百姓创收、增收的作用
第三章 保护陵寝绿化遇到的困难
3.1 生态环境方面
3.1.1 不利于陵寝植物保护的自然环境因素
3.1.2 影响陵寝绿化保护的人为因素
3.2 历史文化环境方面
3.2.1 中国古代对植物的重视
3.2.2 陵寝植物文化内涵的继承和延续
3.2.3 关中陵寝常用植物
第四章 提出解决难题和切实保护策略和原则
4.1 难题解决策略
4.1.1 生态环境方面
4.1.2 历史文化环境方面——科学的、有所批判的继承其文化内涵
4.2 保护策略和原则
4.2.1 保护策略
4.2.2 陵寝绿化保护原则
4.3 小结
4.3.1 绿化的保护是探索与认识陵寝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4.3.2 确实有效的落实
4.3.3 多学科的结合
第五章 现存陵寝遗址绿化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5.1 绿化的保护现状和不足
5.1.1 绿化植物群落遭受破坏严重
5.1.2 绿化面积较小
5.1.3 绿化功能不合理
5.1.4 错误的保护观念
5.1.5 建设性破坏
5.1.6 法律体系不健全
5.1.7 薄弱的植被管理环节
5.2 根据绿化现状和保护不足给出建议
5.2.1 增加绿化面积
5.2.2 建立生态的立体绿化
5.2.3 丰富植物种类
5.2.4 改变观念,增加资金投入
5.2.5 建立植被档案,设立相关的法规制度
第六章 通过调查、评估根据陵寝绿化现状提出规划目标和对策
6.1 文化遗产价值调查和评估
6.1.1 调查
6.1.2 评估
6.2 规划目标和对策
6.2.1 战略思想
6.2.2 总体规划
6.2.3 规划目标
6.2.4 提示
第七章 陵寝绿化的规划
7.1 陵寝绿化规划的意义
7.2 封建制度下的规划原则
7.2.1 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
7.2.2 把树木的长势和江山社稷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7.2.3 体现帝王陵寝至高无上的等级制度
7.2.4 植物的象征意义
7.2.5 当时的风俗习惯
7.3 现阶段规划
7.3.1 对帝王陵进行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
7.3.2 在对帝王陵寝绿化规划时满足要求
7.3.3 绿化时应遵循的原则
7.3.4 指导思想
7.3.5 绿化用地面积规划
7.3.6 绿地规划
7.3.7 功能分区的绿化
7.3.8 艺术原理运用
7.3.9 树种规划
7.4 实例分析秦始皇陵
7.4.1 秦始皇陵简介
7.4.2 规划前绿化状况
7.4.3 保护原则
7.4.4 保护区规划
第八章 展望未来的趋势及面临的困难
8.1 展望趋势
8.2 面临的困难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陕西关中陵寝遗址植物的文化内涵[J]. 丁超,王璐艳,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6)
[2]纪念性场所空间的景观设计初探[J]. 陈永军. 工程与建设. 2007(06)
[3]秦朝首创的君主专制制度[J]. 黄栋法. 华夏文化. 2007(03)
[4]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J]. 芦建国,孟国忠.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5]突出世界遗产特色 科学规划北陵公园[J]. 姜昊夫,田海波. 沈阳干部学刊. 2007(02)
[6]浅谈纪念性空间的创造[J]. 黎慧华,周建华,徐琳. 山西建筑. 2007(11)
[7]中西纪念性园林的差异及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J]. 孟萌. 中国园林. 2007(01)
[8]对陕西咸阳发展帝王陵墓旅游的探析与思考[J]. 杨嘉涛. 企业家天地. 2006(11)
[9]中国树文化内涵及渊源探析[J]. 陈西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茂陵雄风[J]. 邵如林,邸明明. 丝绸之路. 2006(09)
博士论文
[1]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 田林.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当代城市墓园规划设计的研究[D]. 水源.安徽农业大学 2007
[2]沈阳北陵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 孙玉果.新疆农业大学 2007
[3]西安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D]. 李鹏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论墓园[D]. 邵锋.北京林业大学 2006
[5]关中皇家陵寝园林研究[D]. 曾晓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6]纪念性景观研究[D]. 丁奇.南京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72772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相关概念
1.1.1 陵寝
1.1.2 陵寝植物
1.1.3 陵寝遗址绿化
1.2 陵寝及其墓葬绿化植物的发展
1.2.1 陵寝的出现及其发展历史
1.2.2 墓葬绿化植物发展历史
1.3 陕西关中地区陵寝概况
1.4 研究依据
1.4.1 实地调查结果
1.4.2 旅游资源的发展
1.4.3 良好生态环境的建立
1.5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范围
1.6 国内外遗址绿化保护的差异
1.6.1 国外遗址保护
1.6.2 我国现状
1.6.3 中外遗址绿化保护和规划的差异比较
1.7 现存陵寝绿化现状
第二章 帝王陵寝遗址绿化保护和规划的意义及其作用
2.1 陵寝周边绿化保护和规划的意义
2.2 帝王陵寝遗址绿化保护和规划的作用
2.2.1 对陵寝遗址及其建筑、文物的保护作用
2.2.2 对遗址地的区域环境的改善和协调作用
2.2.3 具有传承发扬古代文化的作用
2.2.4 具有促进地区旅游发展的作用
2.2.5 具有改善遗址旅游环境的作用
2.2.6 结合生产,使地方百姓创收、增收的作用
第三章 保护陵寝绿化遇到的困难
3.1 生态环境方面
3.1.1 不利于陵寝植物保护的自然环境因素
3.1.2 影响陵寝绿化保护的人为因素
3.2 历史文化环境方面
3.2.1 中国古代对植物的重视
3.2.2 陵寝植物文化内涵的继承和延续
3.2.3 关中陵寝常用植物
第四章 提出解决难题和切实保护策略和原则
4.1 难题解决策略
4.1.1 生态环境方面
4.1.2 历史文化环境方面——科学的、有所批判的继承其文化内涵
4.2 保护策略和原则
4.2.1 保护策略
4.2.2 陵寝绿化保护原则
4.3 小结
4.3.1 绿化的保护是探索与认识陵寝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4.3.2 确实有效的落实
4.3.3 多学科的结合
第五章 现存陵寝遗址绿化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5.1 绿化的保护现状和不足
5.1.1 绿化植物群落遭受破坏严重
5.1.2 绿化面积较小
5.1.3 绿化功能不合理
5.1.4 错误的保护观念
5.1.5 建设性破坏
5.1.6 法律体系不健全
5.1.7 薄弱的植被管理环节
5.2 根据绿化现状和保护不足给出建议
5.2.1 增加绿化面积
5.2.2 建立生态的立体绿化
5.2.3 丰富植物种类
5.2.4 改变观念,增加资金投入
5.2.5 建立植被档案,设立相关的法规制度
第六章 通过调查、评估根据陵寝绿化现状提出规划目标和对策
6.1 文化遗产价值调查和评估
6.1.1 调查
6.1.2 评估
6.2 规划目标和对策
6.2.1 战略思想
6.2.2 总体规划
6.2.3 规划目标
6.2.4 提示
第七章 陵寝绿化的规划
7.1 陵寝绿化规划的意义
7.2 封建制度下的规划原则
7.2.1 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
7.2.2 把树木的长势和江山社稷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7.2.3 体现帝王陵寝至高无上的等级制度
7.2.4 植物的象征意义
7.2.5 当时的风俗习惯
7.3 现阶段规划
7.3.1 对帝王陵进行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
7.3.2 在对帝王陵寝绿化规划时满足要求
7.3.3 绿化时应遵循的原则
7.3.4 指导思想
7.3.5 绿化用地面积规划
7.3.6 绿地规划
7.3.7 功能分区的绿化
7.3.8 艺术原理运用
7.3.9 树种规划
7.4 实例分析秦始皇陵
7.4.1 秦始皇陵简介
7.4.2 规划前绿化状况
7.4.3 保护原则
7.4.4 保护区规划
第八章 展望未来的趋势及面临的困难
8.1 展望趋势
8.2 面临的困难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陕西关中陵寝遗址植物的文化内涵[J]. 丁超,王璐艳,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6)
[2]纪念性场所空间的景观设计初探[J]. 陈永军. 工程与建设. 2007(06)
[3]秦朝首创的君主专制制度[J]. 黄栋法. 华夏文化. 2007(03)
[4]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J]. 芦建国,孟国忠.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5]突出世界遗产特色 科学规划北陵公园[J]. 姜昊夫,田海波. 沈阳干部学刊. 2007(02)
[6]浅谈纪念性空间的创造[J]. 黎慧华,周建华,徐琳. 山西建筑. 2007(11)
[7]中西纪念性园林的差异及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J]. 孟萌. 中国园林. 2007(01)
[8]对陕西咸阳发展帝王陵墓旅游的探析与思考[J]. 杨嘉涛. 企业家天地. 2006(11)
[9]中国树文化内涵及渊源探析[J]. 陈西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茂陵雄风[J]. 邵如林,邸明明. 丝绸之路. 2006(09)
博士论文
[1]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 田林.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当代城市墓园规划设计的研究[D]. 水源.安徽农业大学 2007
[2]沈阳北陵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 孙玉果.新疆农业大学 2007
[3]西安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D]. 李鹏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论墓园[D]. 邵锋.北京林业大学 2006
[5]关中皇家陵寝园林研究[D]. 曾晓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6]纪念性景观研究[D]. 丁奇.南京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72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7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