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绸技术工艺与社会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04:46
最近,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本文的研究,正是从技术工艺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进行的一种探讨。潞绸,是产于晋东南且极富地方特色的丝织品,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室贡品以及支撑晋商发展的主要商品,潞绸不仅代表了当时精湛的丝织工艺,同时融合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宫廷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承载了山西乃至黄河流域悠久的纺织技术与社会文化,是区域社会生活以及时代的缩影。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使得以脚踏织机为主要生产工具、口口相传为基本方法的传统潞绸织造技术逐渐消失,因此,抢救性的保护潞绸这一传统工艺尤为重要。同时,传统潞绸中的图案、色彩以及人文意蕴成为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纺织品潞绸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主要根据文献史料、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对潞绸的生产规模、生产形式、潞绸工艺做了一些总结,也有学者从经济史的角度对明清时期潞绸兴盛与衰落进行了分析探讨。但尚未对潞绸展开系统全面的论述。本文以技术工艺、图案艺术为出发点,探讨了潞绸的纺织技艺与织物艺术,讨论了社会文化等要素与潞绸织造的互动影响。本文经研究后认为,潞绸不仅是一种纺织品,而且...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传统纺织工艺研究
1.2.2 地方科技史研究
1.2.3 丝绸史研究
1.3 潞绸相关研究成果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 论文的逻辑结构
1.6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参考文献
2 潞绸史的发掘与整理
2.1 潞绸的初创与演进
2.2 明清时期的潞绸
2.2.1 产地分布
2.2.2 产品及其特点
2.3 明清时期的鼎盛及原因考
2.3.1 明清潞绸的鼎盛
2.3.2 兴盛原因考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参考文献
3 潞绸纺织技术
3.1 潞绸织机演变考释
3.1.1 相关纺织机具
3.1.2 潞绸织机
3.2 基本织造工艺流程
3.2.1 桑树栽培技术
3.2.2 养蚕
3.2.3 缫丝
3.2.4 精练
3.2.5 络丝
3.2.6 轮经
3.2.7 打纬
3.2.8 掏机
3.2.9 穿梭打纬
3.2.10 打码子
3.2.11 接头、了机
3.3 潞绸的染色工艺
3.3.1 蓝、白、黑三色的传统染色工艺
3.3.2 合成染料人工染色方法
3.4 潞绸的刺绣工艺
3.4.1 潞绸刺绣工艺发展的背景
3.4.2 潞绸刺绣兴盛的渊源
3.4.3 基本工艺
本章小结
第三章参考文献
4 潞绸织物艺术
4.1 色彩艺术
4.1.1 潞绸的基本色彩
4.1.2 潞绸色彩的主要特征
4.2 图案艺术
4.2.1 明清时期泽潞地区的文化特质
4.2.2 图案的主要题材
4.3 技术美的体现
4.3.1 技术与艺术的交融
4.3.2 潞绸的技术美特征
4.4 织物艺术形成的地域因素
4.4.1 织物艺术形成的自然因素
4.4.2 泽潞人民生活的吉祥理念
4.4.3 传统象征意义的自然崇拜
4.4.4 泽潞民间的多层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参考文献
5 潞绸文化圈的形成及人文意蕴
5.1 潞绸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5.1.1 文化及文化圈
5.1.2 潞绸文化圈的概念
5.1.3 潞绸文化圈形成的历史渊源
5.2 潞绸文化圈的人文意蕴
5.2.1 家庭:核心场域
5.2.2 风俗信仰:潞绸文化圈的具体表征
5.2.3 文学戏曲:潞绸文化圈的艺术承载
本章小结
第五章参考文献
6 潞绸的传承与潞绸文化产业的发展
6.1 传承与发展
6.1.1 两个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
6.1.2 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6.2 困境与机遇
6.2.1 生存环境的变迁
6.2.2 制作与消费主体的变迁
6.3 现代潞绸产品的开发
6.4 文化:传承与产业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参考文献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9225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传统纺织工艺研究
1.2.2 地方科技史研究
1.2.3 丝绸史研究
1.3 潞绸相关研究成果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 论文的逻辑结构
1.6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参考文献
2 潞绸史的发掘与整理
2.1 潞绸的初创与演进
2.2 明清时期的潞绸
2.2.1 产地分布
2.2.2 产品及其特点
2.3 明清时期的鼎盛及原因考
2.3.1 明清潞绸的鼎盛
2.3.2 兴盛原因考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参考文献
3 潞绸纺织技术
3.1 潞绸织机演变考释
3.1.1 相关纺织机具
3.1.2 潞绸织机
3.2 基本织造工艺流程
3.2.1 桑树栽培技术
3.2.2 养蚕
3.2.3 缫丝
3.2.4 精练
3.2.5 络丝
3.2.6 轮经
3.2.7 打纬
3.2.8 掏机
3.2.9 穿梭打纬
3.2.10 打码子
3.2.11 接头、了机
3.3 潞绸的染色工艺
3.3.1 蓝、白、黑三色的传统染色工艺
3.3.2 合成染料人工染色方法
3.4 潞绸的刺绣工艺
3.4.1 潞绸刺绣工艺发展的背景
3.4.2 潞绸刺绣兴盛的渊源
3.4.3 基本工艺
本章小结
第三章参考文献
4 潞绸织物艺术
4.1 色彩艺术
4.1.1 潞绸的基本色彩
4.1.2 潞绸色彩的主要特征
4.2 图案艺术
4.2.1 明清时期泽潞地区的文化特质
4.2.2 图案的主要题材
4.3 技术美的体现
4.3.1 技术与艺术的交融
4.3.2 潞绸的技术美特征
4.4 织物艺术形成的地域因素
4.4.1 织物艺术形成的自然因素
4.4.2 泽潞人民生活的吉祥理念
4.4.3 传统象征意义的自然崇拜
4.4.4 泽潞民间的多层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参考文献
5 潞绸文化圈的形成及人文意蕴
5.1 潞绸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5.1.1 文化及文化圈
5.1.2 潞绸文化圈的概念
5.1.3 潞绸文化圈形成的历史渊源
5.2 潞绸文化圈的人文意蕴
5.2.1 家庭:核心场域
5.2.2 风俗信仰:潞绸文化圈的具体表征
5.2.3 文学戏曲:潞绸文化圈的艺术承载
本章小结
第五章参考文献
6 潞绸的传承与潞绸文化产业的发展
6.1 传承与发展
6.1.1 两个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
6.1.2 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6.2 困境与机遇
6.2.1 生存环境的变迁
6.2.2 制作与消费主体的变迁
6.3 现代潞绸产品的开发
6.4 文化:传承与产业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参考文献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9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75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