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层级多维度的西藏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3 20:32
长期以来,西藏生态旅游产业研究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中层困境""社会剩余"和"双态错位"。文章从中观层级下的8个维度和微观层级下的4个维度回应这3个问题,有助于促进西藏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良性发展。林芝桃花节生态旅游案例和"神鱼"生态文化案例则提供了有益启发。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范畴与机制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连接宏观与微观:林芝桃花节生态旅游的中观层多维度视角
四、走进农牧群众的“生态学”:把握好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五、一种发展路径视角:双层级多维度
(一)中观层级下的8个维度
1. 扩大旅游互动的规模性:
2. 抓住主要矛盾促进网状融合:
3. 打造大城镇核心枢纽:
4. 打造和优化产业结构空间:
5. 塑造“美丽西藏”的旅游符号:
6. 有效应对社会性风险:
7. 加大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建设:
8. 突出农牧社区建设:
(二)微观层级下的4个维度
1. 推进河湖长制作用的发挥。
2. 把握并运用好“牧业经济”的外延深意,关注农牧文化根基。
3. 实践出真知:深入农牧民群众的“生态学”。
4. 推进“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优势。
六、结语
本文编号:3790666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范畴与机制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连接宏观与微观:林芝桃花节生态旅游的中观层多维度视角
四、走进农牧群众的“生态学”:把握好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五、一种发展路径视角:双层级多维度
(一)中观层级下的8个维度
1. 扩大旅游互动的规模性:
2. 抓住主要矛盾促进网状融合:
3. 打造大城镇核心枢纽:
4. 打造和优化产业结构空间:
5. 塑造“美丽西藏”的旅游符号:
6. 有效应对社会性风险:
7. 加大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建设:
8. 突出农牧社区建设:
(二)微观层级下的4个维度
1. 推进河湖长制作用的发挥。
2. 把握并运用好“牧业经济”的外延深意,关注农牧文化根基。
3. 实践出真知:深入农牧民群众的“生态学”。
4. 推进“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优势。
六、结语
本文编号:3790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79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