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产品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产品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甘孜州 体育旅游 旅游资源分类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逐渐提高,我国居民闲暇时间增多,因此外出旅行的次数也逐年攀升,旅游业也进一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体育旅游做为一种健康的旅游形式,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具有回归自然,观光旅游、锻炼身心的作用,在体育旅游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又可以净化心灵,愉悦精神,在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及精神生命上都得到满足和提升。从这个角度出发,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及观赏价值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这些资源如果通过很好的规划和科学有效的开发管理,将释放出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了促进甘孜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和促进甘孜州全域旅游规划的执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ASEB栅格分析法、实地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国内外有关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研究现状,结合甘孜州体育旅游开发现状和发展环境,就甘孜州体育旅游的资源分类进行了初步研究及分类评价,并对甘孜州体育旅游发展的整体环境进行了ASEB栅格分析。接着对甘孜州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甘孜州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体系,并对甘孜州体育旅游进行了线路上的初步设计。然后根据甘孜州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和人文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并结合甘孜州自身体育旅游的开发环境和条件,将甘孜州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划分为五大产品品牌和相应的多类细分产品内容。在产品开发设计上打造山野甘孜、水韵甘孜、冰雪甘孜、民俗甘孜、康体甘孜五大特色板块。最后针对甘孜州体育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甘孜州 体育旅游 旅游资源分类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体育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0
- 1.1.2 甘孜州旅游业发展迅速10-11
- 1.1.3 体育旅游是甘孜州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理论意义11-12
- 1.2.3 实践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6
- 1.3.1 国外体育旅游相关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体育旅游相关研究现状13-15
- 1.3.3 有关甘孜州体育旅游研究现状评述15-16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18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研究思路17-18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8-19
- 1.5.1 研究内容18
- 1.5.2 创新点18-19
- 第2章 体育旅游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9-25
- 2.1 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19
- 2.2 体育旅游的特征19-20
- 2.3 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20
- 2.4 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20-21
- 2.5 体育旅游资源分类21-23
- 2.6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23-25
- 2.6.1 体验经济理论23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23-24
- 2.6.3 创新理论24-25
- 第3章 甘孜州体育旅游的开发现状25-30
- 3.1 甘孜州旅游区基本情况25-28
- 3.1.1 区位条件25-26
- 3.1.2 自然地理条件26-27
- 3.1.3 社会经济概况27-28
- 3.2 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28-30
- 3.2.1 开发现状28
- 3.2.2 存在问题28-30
- 第4章 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ASEB删格分析30-40
- 4.1 甘孜州旅游区体育旅游资源分类方案及资源评价30-35
- 4.1.1 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分类方案30-34
- 4.1.2 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总体评价34-35
- 4.2 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ASEB删格分析35-40
- 4.2.1 优势36-37
- 4.2.2 劣势37
- 4.2.3 机遇37-38
- 4.2.4 威胁38-40
- 第5章 甘孜州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40-50
- 5.1 甘孜州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构建与线路设计40-42
- 5.1.1 甘孜州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体系40-41
- 5.1.2 甘孜州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线路设计41-42
- 5.2 甘孜州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设计42-50
- 5.2.1 “山野甘孜”——山地户外主题旅游42-44
- 5.2.2 “水韵甘孜”——水上活动主题旅游44-46
- 5.2.3 “冰雪甘孜”——冰雪运动主题旅游46-47
- 5.2.4 “民俗甘孜”——民俗体育活动主题旅游47-48
- 5.2.5 “康体甘孜”——体育保健养生主题旅游48-50
- 第6章 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分析50-53
- 6.1 加强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育旅游服务功能50
- 6.2 完善发展环境,增强体育旅游服务质量50
- 6.3 利用体育旅游资源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50-51
- 6.4 挖掘地方特色,形成鲜明地方特色资源51
- 6.5 培养体育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51-53
- 结论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云;再论旅游产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沙;;成都近郊“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3 申冰;朱永莉;;上海“农家乐”植物景观营造特点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4 康青林;;民族文化和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王翠平;;山西大院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6 杨瑞;旅游地形象策划中的“形象替代”问题对策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胡北明,雷蓉,董延安;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评估指标及方法探讨[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8 胡北明,雷蓉,董延安;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评估指标及方法探讨[J];商业研究;2004年18期
9 孙奇;文化渗透给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J];冰雪运动;2005年03期
10 周亚臣;房英杰;;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冰雪运动;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母涛;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6 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丽媛;基于目标系统的景观策划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马治鸾;成都地文景观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轩;经济林产业形象遮蔽的风险管理[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10 爱丽;论泰国旅游业发展及其对泰国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杰;东营市东营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舒爱华;我国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邱敬琳;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郑鹏;关于我国世界遗产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闫静;主题公园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罗慧敏;体验主导的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静;蓥华山景区旅游的灾后重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建宁;我国西部12省市生态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恬羽;民族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互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逄艳;基于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1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94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