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法的蟒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AHP法的蟒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研究
【摘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蟒河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重新分配了权重。结果表明:蟒河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价值较高,但区位条件一般、竞争较为激烈、基础设施较差,景区开发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矛盾制约着景区发展。蟒河国家森林公园需要从形象树立、互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构建新型社区关系来促进未来的发展。
【作者单位】: 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资源评价 蟒河 层次分析法
【基金】: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项目(20121021)
【分类号】:F592.7;S788.2
【正文快照】: 山西省“十二五”旅游规划提出要将本省建设成为中国新兴的山水避暑休闲胜地。但在现有旅游资源中,旅游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基本上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不能满足人们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蟒河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良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楚义芳;旅游地开发评价研究[J];地理学报;1991年04期
2 保继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J];干旱区地理;1988年03期
3 苏建军;黄解宇;何佳瑛;王冠孝;;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质量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贤春;刘晓琴;陈瑶;胥晓;贾文君;;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2 周秉根,吴莉淳;黄山旅游开发条件评价[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3 田艳;周秉根;张力;;芜湖市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发展模式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4 汪华斌,李江风,汪丙国,高燕;鄂西清江三峡旅游资源多层次灰色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3期
5 王吉华,郭怀成,戴永立;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西藏札达地区旅游资源[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2期
6 朱湖英;;旅游景区价值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S1期
7 黄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闽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比研究——以永泰御温泉和三坊七巷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陈鹰;叶持跃;;略论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资源评价问题[J];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9 朱应皋,万绪才;全球旅游11强(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10 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王林林;;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晓倩;;风景旅游地科学发展探究——风景旅游地开发时序择优模型构建[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晓倩;;风景旅游地开发时序规划的管理调控机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3 田飞;田明中;;浅议地质遗迹定量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郝革宗;;桂北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和开发建议[A];全国第13届、山东省第5届旅游地学与旅游地理第2届年会暨海洋景观、烟台和威海海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2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王文斌;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陈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平;应用效益转移法评价森林旅游资源价值[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田晓辉;基于绩效优化的珠三角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润丽;靖西县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鹏;泰安市农业观光旅游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卞斐;北京市森林游憩环带理论与模型[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孔伟;滕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雅婧;阿拉善盟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奇勇;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罗烨;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环境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瑞,阎伍玖;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分析复合模型及实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周振东;旅游业不是“无烟工业”——对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再认识[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0期
3 吴丽霞;赵现红;;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3期
4 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5 黄震方;袁林旺;葛军连;顾秋实;;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J];地理科学;2008年04期
6 宋玉祥,崔丽娟,张毅;内蒙古兴安盟旅游资源评价[J];地理科学;1997年02期
7 李新运,郑新奇,范纯增,余锦;山东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1997年04期
8 楚义芳;旅游地开发评价研究[J];地理学报;1991年04期
9 郭来喜,吴必虎,刘锋,范业正;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10 翟辅东;我国区域旅游资源的复式评价[J];地理研究;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仲春,唐谟金;武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花木珍奇[J];湖南林业;1994年03期
2 于超然;察尔森国家森林公园[J];内蒙古林业;1994年06期
3 王丰英,李宜文,张秀梅;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利用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1998年02期
4 徐储来;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驶入持续发展快车道[J];安徽林业;2003年06期
5 ;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年12期
6 段广德,,阎晓云;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沈国抚,阿俊;穹窿寻古吴中秀色——畅游苏州东吴国家森林公园[J];森林与人类;2000年01期
8 王朋薇;梅荣;;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2期
9 张文清;发展森林旅游 振兴林场经济——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之路[J];河南林业;2003年05期
10 马茂江;郭朝霞;李春艳;杨春艳;;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前景[J];四川林业科技;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鹏;打造旅游强县战略腹地[N];韶关日报;2007年
2 李红叶 田进宝;河北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获准设立[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3 方立军 单思敬 本报记者 毕玮琳;依托资源优势 开发保护并重[N];吉林日报;2009年
4 李鹏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N];中国花卉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大壮;旅游“联合舰队”扬帆林海[N];吉林日报;2011年
6 刘新航;林海观光 沐浴自然[N];河北日报;2005年
7 许崇芹 刘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实现跨越式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8 蔡德坤;“红色”与“旅游”的和谐[N];湖北日报;2005年
9 谢汉杰 吴文雄;东山岛规划通过省级评审[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潘双平 贾剑锋;漳县旅游创名山名牌[N];甘肃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少燕;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张九菊;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3 肖小英;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朱凯;河南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申韩丽;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54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95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