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机理研究(1978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机理研究(1978-2011),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3年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机理研究(1978-2011)
雷超超
【摘要】:探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机理,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的对策措施,既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也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调整中国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有效手段。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历史的阶段特征和所处的体制、制度背景。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政策直接限制了劳动力跨地域和跨部门转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处于二元经济转换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双重过程中,所有制经济结构变动和户籍制度改革才使得劳动力流动的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因此,,发展经济学中“纯净”的劳动力转移经典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现实情况,必须要兼顾户籍制度壁垒导致的流动成本因素以及所有制经济变动的影响。 接着,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四大宏观层面因素。这四个因素中,部门生产率差异导致的部门间工资差异以及居民消费非位似特征引起的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是驱动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的两大动因。但是,这两大机制发挥作用需要依赖于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第一,非农部门相对于农业部门相对更高的生产率是推动劳动力跨部门转移的动因之一。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看,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非农部门生产率增长要高于农业部门,两者的相对生产率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意味着非农部门的工资率要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在逐利动机驱动下,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非农部门转移。此外,技术进步下生产率的增长将使得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变动幅度不同,非农产品相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降低,反映到市场相对价格上就是非农产品相对变便宜,在居民总体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替代效应,非农产品的消费比例相对上升,市场供需均衡就会刺激非农部门扩大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增加,从而造成更多劳动力流入非农部门。非农产品与农产品的替代弹性越高,替代效应发挥得越强。 第二,从需求的角度看,非位似偏好更好地反映居民的现实消费特征,具有非位似偏好的消费者,其需求收入弹性将是变化的,在收入增加时其最优产品消费不会等比例地增加,这是驱动劳动力跨部门转移的另一个动因。农产品为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一般小于非农产品,在收入增加时,非农产品消费增加的幅度要大于农产品;非农部门消费将迅速地扩大,在供需均衡作用下,其生产规模快速扩张,拉动农业部门劳动力流向非农业部门。总体而言,非农产品和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别越大,驱动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效应越强。 第三,改革开放前户籍制度壁垒完全阻碍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户籍改革实施后,迁移政策逐步放松,劳动力跨部门转移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制度因素直接制约和影响劳动力转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且户籍制度造成长期以来都存在劳动力在城乡、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错配,使得劳动力价格、工资等要素价格在出现了严重扭曲,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到城市,导致农业部门劳动力大大过剩,使得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的比价下降,劳动力工资相对原来降低,农业生产企业会更多地选择使用劳动力代替资本,减少农业生产中机器的使用,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在城市,由于劳动力的“相对”短缺,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比价上升,劳动力工资相对原来上升,非农部门(第二、第三产业)生产企业将选择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矫正了这种错配,对劳动力的跨部门再配置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包办了劳动者的就业,不存在劳动力市场;改革开后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发育,使得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顺利通过各种社会化招聘最终成功进入非农部门。非农公共部门规模变动的核心是公有制经济份额在缩减,私有制经济份额在扩张,这是通过国企改革和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实现的。这个过程,矫正了劳动力在非农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错配”,使得非农公共部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人部门的生产率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并出现趋同。整个城镇非农经济领域(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由于劳动力要素优化配置而大大提升,非农部门相对于农村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上升必然会推动劳动力在非农和农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 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部门模型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不仅融合了先前研究所指出的跨部门生产率差异、居民消费非位似偏好特征、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等因素,还将非农公共部门规模变动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利用1978-2011年的实际统计数据进行拟合实证,发现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通过反事实试验发现:影响农业劳动力跨部门转移的因素中,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起了最重要的影响,居民消费非位似偏好特征影响效果次之,户籍制度改革与非农公共部门规模缩减两因素影响效果相当。 定量来看,以基准模型的数据为标尺,在1978-2011年样本期内,如果跨部门生产率增长速度不变,农业部门就业比例份额程度只有基准模型下的67.39%,可以近似地认为部门生产率差异因素解释了劳动力转移原因的33%。如果户籍制度改革不进行,跨部门劳动力流动成本不变,农业部门就业比例份额程度达到基准模型下的78.26%,说明该因素解释了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原因的22%。如果非农公共部门产出(广义税率)规模不变,农业部门就业比例份额程度达到基准模型下的80.43%,说明该因素解释了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原因的19%。如果将户籍制度改革和非农公共部门产出规模变动两大因素作为综合反映政府干预而造成的自由市场扭曲程度,其对于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影响甚至大于部门生产率差异因素。 最后,基于对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动因和机理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一是千方百计提高农业、非农部门的生产率,可以从推动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着手。二是减收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性阻碍,首先要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其次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49.21;F323.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志刚 ,范剑勇;剖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劳动保障通讯;2002年05期
2 车维汉;杨荣;;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3 刘晓红;;基于ELE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4 陈锡文,杜鹰,唐仁建,宋洪远;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J];管理世界;2000年01期
5 李晓春,马轶群;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6 刘秀梅;田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7 严善平;;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兼析大城市的新二元结构[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8 陆铭;蒋仕卿;;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9 邢春冰;;经济转型与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工资决定——从“下海”到“下岗”[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10 孙宁华;堵溢;洪永淼;;劳动力市场扭曲、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厚喜;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邓宗兵;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金;张二勋;刘加珍;潘瑞政;周长辉;寇文娟;;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9期
2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ur Forces Transfer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Based on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1期
3 ;Problems in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Chengdu Pla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Xiyu Village,Gexianshan Town,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2期
4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Immiserizing Growth in Expanding Economies" in China's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r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9期
5 周苑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程名望;史清华;关星;;农民工进城途径:选择、嬗变与理性回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王晋斌;;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特点及现实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9 胡华;;无穷期重复契约关系的动态模型[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万广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城镇化[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6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石莹;;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陈春良;;城市化与刑事犯罪: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田经燚;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熊成喜;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规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许为;中国农业动态比较优势与贸易模式演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宏伟;政府在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会;;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及资金来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林原;林玳玳;;经济转型期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灰色关联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东升,李娅娜;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正负效应及对策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袁志刚 ,范剑勇;剖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劳动保障通讯;2002年05期
6 李晓梅;郭正模;;着力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04期
7 蔡昉;;劳动力合理流动:经济增长的“引擎”[J];财经界;2003年10期
8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9 李莉;养老金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10 周闯;张世伟;;中国城镇居民的劳动供给行为——倒S型劳动供给曲线在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立华;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亚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论纲[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3 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涂正革;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杨向阳;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刘志迎;基于效率理论的高技术产业增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李谷成;基于转型视角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范丽霞;中国乡镇企业增长与效率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魏世红;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振华;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2 朱英明,姚士谋;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2期
3 李月林;王志刚;;试论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及对策[J];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03期
4 郭付人 ,陈锋;成都市农业劳动力转移流动对策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5 丁建中;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三阶段”论[J];社会科学;1992年07期
6 侯爱敏;警惕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冲击[J];人口学刊;1997年02期
7 谢永奎,徐元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8 丁建中;农业劳动力从“宽乡”向“狭乡”自发迁移现象分析[J];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9 黄安余;大陆与台湾农业劳动力转移比较研究[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10 郑贵廷;朱贵云;;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凯;;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四川省宣汉县为例[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2 黄训芳;;新疆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问题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笑寒;;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晏玲菊;;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王才鼎;;企业管理人员的生产率问题研究[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庞转棠;王正旺;;盛夏农业干旱事件的分析及预报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何潭;蔡滔;;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8 褚俊俊;;浅谈墨西哥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尹东;;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山区大农业发展决策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量亮;[N];安徽日报;2011年
2 记者 蒋萍;[N];华兴时报;2010年
3 记者 王健生;[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记者 王健生;[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范琛 卓建青;[N];中国特产报;2007年
6 李慧今;[N];光明日报;2007年
7 周月光;[N];海南日报;2007年
8 实习记者 赵文星;[N];喀什日报(汉);2007年
9 宁启文;[N];农民日报;2006年
10 宁启文;[N];农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超超;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机理研究(1978-2011)[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高吉俊;吉林省延边州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赵金亮;异质性视角下的出口与生产率:企业动因及行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2年
4 赵婷;产业集聚与地区生产率增进:理论分析及中国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5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松岭;二元结构下农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文芝;贸易自由化与行业生产率:企业异质性视野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郭佩颖;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李淑贞;出口与中国工业生产率: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0年
10 蔡珞珈;实际汇率与BS汇率的适用性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岩;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罗洋;对外出口与中国企业生产率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菁;中国纺织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谢恒;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君;农业劳动力的兼业性转移行为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辰璐;出口、对外投资与生产率[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雯;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分析[D];东华大学;2013年
8 贾娜;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9 郭玉娇;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与城市生产率[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赵欢欢;中国出口贸易与生产率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机理研究(1978-2011),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3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