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湖北省荆门市稻谷加工环节粮食损失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29 14:13
  目前农业部最新数据表明,现代人对大米的外观过于要求白净,饱满,导致企业的一味迎合消费者,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过度加工,致使每年的大米加工环节造成粮食损失已经达150亿斤以上。在稻谷加工过程中,从稻谷半成品加工至成品至少需要10多道工序,这意味着加工精度越高,营养流失越大,损失也随之而来。这一做法既损失了大米的整米率,又降低了大米的品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曾做过测算,如果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80亿斤,相当于近1000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两千多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果不加遏制,任由精制米市场份额继续增加,大米损耗量最高将达400亿斤,相当于约1.3亿人一年的口粮、四千万亩田地一年的产量。湖北省作为粮食加工业大省,在高产量的同时,也在粮食加工环节粮食损失浪费问题比较普遍。湖北省的荆门市综合地理优势最为突出,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有“中国农谷”金字招牌,稻谷常年保持高产量,是湖北省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因此,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首先通过对荆门市12家具有代表性的稻谷加工企业进行调研访谈,找到荆门市稻谷加工企业的具体工序与特征,其次通过综合的数据分析,了解加工过度浪费会...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框架说明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定义
    2.1 关于稻谷加工的定义
    2.2 关于节粮减损的定义
3 荆门市稻谷加工环节粮食损失的现状分析
    3.1 抽样企业情况介绍
    3.2 抽样企业加工环节工序损失现状
        3.2.1 稻谷清理工序分析
        3.2.2 砻谷工序分析
        3.2.3 碾米工序分析
        3.2.4 后处理工序分析
    3.3 总结
        3.3.1 综合损失率分析
        3.3.2 各工序损失率对比分析
        3.3.3 不同规模企业损失对比分析
4 荆门市稻谷加工环节粮食损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稻谷加工企业内部因素
        4.1.1 小规模企业分散,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4.1.2 精深加工不足,工艺水平较差
        4.1.3 龙头企业较少,影响力不足
    4.2 荆门市稻谷加工行业因素
        4.2.1 行业准入门槛低
        4.2.2 行业整体利润偏低,产业环境尚不完善
        4.2.3 行业产能利用率低
        4.2.4 不合理的干燥方式
    4.3 荆门市大米终端消费市场的导向性因素
        4.3.1 消费偏好导致企业过度加工大米
        4.3.2 对营养素的认知不足
        4.3.3 企业忽视载体宣传
    4.4 荆门市政府监管和引导力度不足
        4.4.1 缺乏完善的分级体系
        4.4.2 管理体制和科研投入不足
5 荆门市稻谷加工环节实施节粮减损、适度加工的建议
    5.1 优化企业产业布局
        5.1.1 提升龙头企业的影响力
        5.1.2 完善小企业整体产业链,形成规模化
        5.1.3 提高大米加工工艺技术和水平
        5.1.4 实现产品多元化,提升企业利润率
    5.2 引导消费者拥有合理消费理念
        5.2.1 科普大米损失危害,树立正确消费观
        5.2.2 企业引导消费者正确认知大米营养素
    5.3 提升行业总体标准
        5.3.1 建立完善的节粮加工标准和质量检验标准
        5.3.2 政策和财政的双重支持
        5.3.3 加大对衍生产品的创新扶持
    5.4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引导
        5.4.1 提升政策竞争力,建立强制性的节粮
        5.4.2 建立持续性大米社会化服务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本文编号:3997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997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