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30 23:15

  本文关键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绩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财经大学》 2014年

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张宇辰  

【摘要】:入世十多年以来,我国对农业政策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以保证既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又能使整个农业在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当中保持稳定。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农产品出口贸易市场环境依然十分严峻,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要想在全球市场上保持一定的份额,就必须对当前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做出准确分析,并采取措施保持或提升竞争优势。 世界粮农组织2013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人口占到了总人口数量的近六成,仅次于印度,丰富且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竞争优势明显。从世界范围内看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也在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农产品转变。在世界五大农业经济体当中,除我国和巴西之外,美国、欧盟、加拿大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有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变为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着转型和调整,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所减弱,而肉类、乳制品甚至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探明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分析其贸易现状和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对策调整对于培育和保持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将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与其他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经济体的同类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横向对比,进而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做出综合分析。然后,在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理论中钻石模型的框架之下,对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目前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写作背景、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理论,并分析了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着重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出口的同类产品进行分类比较,基于NXRCA指数考察各个经济体不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然后利用蛛网模型分析各个经济体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第四章则根据钻石模型的基本思想,对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四大主要因素做了分析。第五章在总结先进国家的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为: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当中,蔬菜的国际竞争力最强,并且无论是质量、价格还是竞争绩效都较为均衡;而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弱,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无法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从整体来看,我国农业人力资源质量较差、政府扶植力度不均衡、相关服务设施发展不够完善,是阻碍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建议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质量、通过政府引导逐渐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利用率,让公务服务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实现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保持和提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3.7;F75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再清;王红斌;;世界肉类贸易特征及我国肉类贸易的国际地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朱晶;贸易保护、市场准入与农产品竞争力——论入世后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面临的贸易国际环境[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2期

3 程国强;呈现跌势的创汇大户——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J];国际贸易;1998年11期

4 张长利;;西班牙农业复合保险制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2年06期

5 李勤昌;高琪;;金砖五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年11期

7 吴芳;张向前;;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8 张军民;;欧盟奶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乳业;2010年05期

9 薛薇;;农业资本及其形成的一个理论解释:基于经济增长与资本聚集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2年08期

10 吴振鹏;;发达国家现代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5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明峰;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徐毅;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杨跃辉;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传奇,吴烨;西方产业竞争理论及对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2 奉钦亮;张大红;;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奉钦亮;程宝栋;郝浩臣;;木制家具产业区域经济竞争力实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吴晓阳,黄洁;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陈跃雪;蒲应龑;;促进新农村建设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余海艳;徐爱乐;;温州电器产业出口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问题[J];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7 王占录,葛伟;世界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承德市旅游业走向国际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8 苏国贤;李玉萍;;山西省蔬菜产品优势指数测定与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9 陈卫平;农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1期

10 耿弘,孙学玉;中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问题探讨[J];财经研究;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跃雪;蒲应龑;;促进新农村建设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程飚;刘立;陈海权;;珠三角九市零售业竞争力测评与提升策略[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3 徐丹;纪永军;于惊涛;;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王益民;水兵兵;;国际化成长与企业绩效: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林秀梅;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省际比较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6 刘翠兰;尹继东;朱元发;宁小武;;江西进出口结构优化与产业安全问题研究[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余平;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3 尚宇;中国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高丽;中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詹国勇;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丁婉玲;中国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进入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田进;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坤;我国柑橘出口比较优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丹;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谈睿;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玩具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宗财;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栋;券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左秀平;江苏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郝珍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静脉产业园竞争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黎禹;中国林产品分类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李璿;中国知名服装品牌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任娟;资本市场渐进开放下中国证券业国际竞争力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春香;侯立白;;亚洲4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9期

2 袁汝兵;刘萍;吴循;王裕弘;王凌;;日本公共科技在促进农村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经验[J];北京农业;2007年12期

3 张家艳;洪涓;;我国花卉出口应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4 杨丽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量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5 ;我国果蔬年均损耗过千亿元[J];保鲜与加工;2006年05期

6 ;搞好水果贮运保鲜 加大出口潜力[J];保鲜与加工;2007年04期

7 孙莉;;中国花卉业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8 陈丽;胡进;;从中美水果贸易看中国水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9年01期

9 ;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J];长江蔬菜;2009年13期

10 刘昌黎;经济全球化新论[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延信;[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中再财险农险承保师 付磊 怡安奔福再保经纪公司董事 邓誉;[N];中国保险报;2012年

3 吴文;[N];农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瑞荣;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齐涛;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清光;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6 孙东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余红胜;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白宏;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庞守林;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钟金传;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美霞;我国花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晓星;中国花卉产业区域竞争力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曾长明;漳州花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韩凤;甘肃花卉产业竞争力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5 赵平;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6 李秋杰;加入WTO对我国花卉业的影响与对策[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孟维华;入世环境下中国花卉产业化经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谢丽;北京花卉产业调查及2003-2015年发展规划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南云亭;WTO框架下中国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隋福爱;入世前后我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尔以国际竞争力创世界名牌[J];安徽税务;2001年03期

2 孙育红;抓新改老 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长白学刊;2001年03期

3 管建成 ,徐国念;哪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令人担忧[J];城市技术监督;2001年10期

4 张世贤;略论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J];管理科学文摘;2001年02期

5 谭刚,陈秀珍;香港的国际竞争力[J];开放导报;2001年Z1期

6 ;积极推动国际竞争力研究[J];开放导报;2001年Z1期

7 赵彦云,王仁曾,宋海岩;一体化过程中的欧盟服务业国际竞争力[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李荣融提出努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1年07期

9 ;我国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J];中国橡胶;2001年12期

10 李慧玲;关于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一;许月丽;;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之实证研究[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聂秀东;徐宇辰;王志刚;;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提升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3 翁乾麟;;关于提高广西糖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浅见[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屈人愚;;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兼谈企业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汪涛;赵彦云;;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预测[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6 陈新建;金燕;黄秉智;;香蕉国际竞争力与贸易格局分析[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段红艳;徐法;;我国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晓光;;积聚优势、调整结构,提高辽宁果业国际竞争力[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9 陆继锋;沈宇;;中国烟叶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思嘉;;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看中国入世后制造业的全球定位[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凌林;[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裴玥;[N];国际商报;2004年

3 ;[N];经济日报;2002年

4 记者 景山;[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5 艾芳;[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6 王前海;[N];中国信息报;2004年

7 赵彦云;[N];浙江日报;2000年

8 彭丽红;[N];中国财经报;2006年

9 王金萍;[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有成;我国油田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王龙;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陈昌洪;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乔娟;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7 曾珠;中日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海燕;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与前景[D];中共中央党校;1999年

10 吕明元;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D];南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2 师英杰;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陈雪峰;提高我国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周军梅;环境管制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5 李丽;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廖薇;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刘星;挑战与对策——论知识经济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0年

8 曹麦;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吕娜;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杨旭;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及贸易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绩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5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5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