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经济分析
本文关键词: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经济分析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公认的事实,气候变暖为其主要变化特征,并呈蔓延和加剧趋势。这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因此,稳定生产、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成当务之急。而农业由于其生长属性的特殊性,与其他产业相比,其产量不仅受技术、品种因素影响,气候因素也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这更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因此,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不仅对客观评价过去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中国农业部门制定缓解并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还为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经济基础。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国家气象中心160个站点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气候变化特征和中国农业产值及其发展现状特征进行简要描述,并针对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进行简单定量分析;然后从气候变化对农业产值影响和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和农户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政策参考。论文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并对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第二章理清相关定义及理论,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第三章主要对气候变化特征、中国农业产值及其发展现状特征进行了统计描述,对气象灾害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发现,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受气温和降水变化影响大,旱灾及水灾是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我国农业总产值及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水稻产量是粮食产量的主体组成部分;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具有负面影响。第四章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且呈倒U型关系;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化肥投入、技术进步是影响农业总产值的重要因素,机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对农业总产值有负面影响。第五章主要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播种面积、机械投入、技术进步对水稻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化肥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负。第六章主要对论文研究的结论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农业产值 水稻产量 经济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62;F32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绪论9-15
- 1.1 背景9-10
- 1.2 研究内容10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0-14
- 1.3.1 研究方法10-13
- 1.3.2 技术路线13-14
- 1.4 数据来源14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4-15
- 1.5.1 创新之处14
- 1.5.2 不足之处14-15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5-24
- 2.1 理论基础15-16
- 2.1.1 气候变化定义15
- 2.1.2 C-D生产函数15-16
- 2.1.3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16
- 2.2 文献综述16-23
- 2.2.1 气候变化的特征16-17
- 2.2.2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17-21
- 2.2.3 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1-22
- 2.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3 气候变化特征与中国农业发展分析24-35
- 3.1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24-27
- 3.1.1 气温变化特征24-25
- 3.1.2 降水变化特征25-26
- 3.1.3 气象灾害特征26-27
- 3.2 中国农业发展分析27-31
- 3.2.1 中国农业产值分析27-28
- 3.2.2 中国粮食发展分析28-31
- 3.3 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31-33
- 3.3.1 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31-32
- 3.3.2 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以水稻为例32-33
- 3.4 本章小结33-35
- 4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的经济分析35-41
- 4.1 模型构建35
- 4.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35
- 4.3 计量结果与分析35-37
- 4.3.1 气候因子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36-37
- 4.3.2 控制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37
- 4.4 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37-39
- 4.4.1 气候变化的边际效应37
- 4.4.2 气候变化的弹性分析37-39
- 4.5 气候因子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分析39-40
- 4.6 本章小结40-41
- 5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的经济分析——以水稻为例41-47
- 5.1 模型构建41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41-43
- 5.3 计量结果与分析43-46
- 5.3.1 气候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44-45
- 5.3.2 控制变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45-46
- 5.4 本章小结46-47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7-50
- 6.1 研究结论47
- 6.2 政策建议47-50
- 6.2.1 适应气候变化措施48
- 6.2.2 减缓气候变化措施48-50
- 参考文献50-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历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燕;魏玉荣;;呼和浩特市区1951-2010年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4期
2 冯晓龙;陈宗兴;霍学喜;;干旱条件下农户适应性行为实证研究——来自1079个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3期
3 戴彤;王靖;赫迪;王娜;;1961—2010年气候变化对西南冬小麦潜在和雨养产量影响的模拟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年03期
4 陈超;庞艳梅;张玉芳;马振峰;;四川单季稻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02期
5 牛纪苹;粟晓玲;唐泽军;;气候变化条件下石羊河流域农业灌溉需水量的模拟与预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年01期
6 何为;刘昌义;刘杰;陈梦玫;;气候变化和适应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S2期
7 姜岩;朱晓莉;周宏;王筠菲;;气候变化对江苏水稻生产效率变动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12期
8 吴婷婷;;南方稻农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皖两省364户稻农的调查数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12期
9 刘明;李素菊;武建军;和海霞;黄河;吕爱锋;;1961-2010年陕甘宁农区干旱变化规律及其对小麦潜在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8期
10 燕玉超;张福平;刘筱;雷声剑;;山东省近54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旱涝灾害响应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文魁;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2 朱红根;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影响的经济分析及其适应策略[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丹;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6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6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