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2年
重庆市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
陈渝龙
【摘要】:重庆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最年轻的直搳市,同时也是农村面积最广,农业比重最重和农业贫困人口最多的直搳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及四川盆地东南部。可以说地缘位置显著、资源丰富,在美食、美景闻名的同时,“雾都”、“酸雨”也一样出名,受工业的影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区域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本研究力求构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探讨重庆市农业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受工业的影响,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要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农村经济,就是要提倡科学发展观,建立起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本文以重庆市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等科学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农村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制约其发展的内外因,以及制约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因素,筛选了评价重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通过万盛经开区黑山镇作为原来老的煤炭工业基地的实证研究,形成以改变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农村经济增长新模式,为在重庆市广大农村进一步推广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研究得出近年来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理论,提出了在政府为主导下,先改变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然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业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明德,党廷辉,刘冬梅;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系统适度生产力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年01期
2 马伦姣;;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20期
3 吴树波,郑卫星;试论生态农业产业化[J];经济与管理;2003年03期
4 蒲艳萍;生态农业产业化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3期
5 李树;关于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0年08期
6 唐志,郑四渭,朱永法;生态农业产业化初探[J];农业经济;2001年07期
7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是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J];鄱阳湖学刊;2009年01期
8 董树亭,靳相木,王空军,程广,姜兴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山东省兖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调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2年04期
10 陈庆立;农民素质与农业现代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李蕾;;选矿厂清洁生产技术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2期
2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秀峰,伍国勇;生态农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4 马友平;傅泽强;;中国“入世”与食物安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5 王许涛;李刚;张百良;;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6 曹蕾;;江苏省环境适宜的耕地规模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7 闫永;刘志峰;韩玉勇;;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生态农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8 王静;谢世友;孙香莉;;浅议虚拟水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9 黎遗业;;广西中部岩溶干旱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10 卢双珍;;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根红;许强;康建宏;吴宏亮;;基于低污染的宁夏引黄灌区13种种植模式氮磷平衡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熊林金;周子英;徐邹华;杨君;朱玲瑶;;基于能值分析的株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富佳;董锁成;;基于AEP-SD模型的生态农业系统模拟与优化调控——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王菲;;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探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汪平;;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毕节试验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6 田晓锟;;二十世纪资源观的演变及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蔡银莺;张安录;;湖北省农地存在价值的CVM估值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彭立明;;江苏区域发展中的科技转移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9 卞丽丽;周敏;葛世通;;我国东部地区循环经济型矿区系统构建实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江冲;陈哲;李论;;基于耕地资源价值的征地补偿探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韩广;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刘伟峰;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绍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康娅琳;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敏感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莹;海鸥岛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洪跃;巴东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书敏;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建军;涨渡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潘妍宇;山地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柏瑾;广西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及其特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J];地理学报;1999年03期
2 陈宜瑜;中国全球变化的研究方向[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3 朱鹏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发展现代农业[J];环境保护;2001年07期
4 扶凡;谭强林;徐海;;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5 揭新华;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J];上饶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6 沈颖;21世纪工业的希望之星──生态工业园区[J];生态经济;1999年05期
7 鲁明中,丁言强,常进雄;论生态农业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1年10期
8 沈梅,梁永礼,高功彪;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2年05期
9 李玉山,刘国彬,刘宝元,孙俊杰;中美小流域治理和农业的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3年01期
10 邓明艳;曾菊新;;武汉城市圈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东奇;姜文;周心琴;罗光莲;汪小勇;;重庆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4期
2 魏勇;;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重庆市1999—2008年例证[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贺双瑜,徐小钦,贲向前;重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纵向比较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卢德彬;涂建军;邹韬;杨乐;廖洪亮;;基于GIS的重庆市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5 朱金山;高润霞;王定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8年03期
6 邱天朝;;试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年04期
7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论坛[J];改革;2007年12期
8 范伟;;关于重庆市能源建设的思考[J];新重庆;2008年09期
9 ;后记[J];当代汽车;2010年06期
10 官冬杰;;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转化途径[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卫丽;;企业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2 孙岩;;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及恢复指标[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吴晓海;刘兆全;马野;;大庆市草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探讨[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曹喆;梅鹏蔚;;天津600年——回顾与展望[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吴文东;;农村信息化解决方案及应用——手机短信在解决县域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有根;陈凤娣;石景冬;;论股票市场与产业成长的良性结合[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葛晓燕;;越窑文献与上虞青瓷[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彭令;;建设数字化航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A];经天纬地——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十九次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5年
9 ;发展公共服务 促进消费[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10 ;鼓金融学会之风 扬经济发展之帆[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记者 时玉田;[N];莱芜日报;2006年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国防经济专业研究生 王晓旭;[N];中国商报;2011年
4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杜鹰;[N];江西日报;2010年
5 阎威;[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5年
6 壶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卫明;[N];长治日报;2007年
7 记者 郭晓静 廖雪梅 实习生 陈柯;[N];重庆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杜一博;[N];大同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杨石珊 武念林;[N];汉中日报;2006年
10 周成亮 艳红;[N];焦作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2 寇亚明;全球供应链: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蔡晓陈;社会资本的经济分析[D];武汉大学;2007年
5 王爱民;河北省退耕还林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静敏;当代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揭筱纹;论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10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渝龙;重庆市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董华民;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3 程佳聪;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封立志;上饶市增值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高敏;重庆市与其他三直辖市经济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汤慧珍;抗日战争时期鄂西后方国统区经济建设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门雨杰;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澳门的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贵卿;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分析及对策[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9 王志华;昆山开发区研究(1984-2004)[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李波;论国际直接投资对广东、江苏经济发展影响之异同[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7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