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消费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17-10-31 21:34
本文关键词:中国马铃薯消费与未来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马铃薯 主食产业化 消费量 消费结构 消费形式 展望
【摘要】:为给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促进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运用描述统计与单变量多因素方差法,对1961—2013年中国马铃薯的消费数量、用途与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铃薯在中国被列为粮食,曾一度大面积种植,以缓解细粮供应不足。80年代后,主要粮食品种小麦、大米的产量大幅度提高,除贫困山区外,马铃薯已退出口粮之列。90年代后,随着国外消费形式的引进推广与用途的拓展,中国人均马铃薯的消费量在一度出现回落后再次迅速增长。研究认为,随着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国家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战略的推进、人们膳食营养健康平衡需求的增加以及对马铃薯营养价值认知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马铃薯消费热潮。
【作者单位】: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 主食产业化 消费量 消费结构 消费形式 展望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6-IOFAND)
【分类号】:F326.11
【正文快照】: 2016-09-29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001);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6-IOFAND)王秀丽(1979—),女,山西汾西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物营养消费引导、食物营养一体化研究。E-mail:xiulee@sina.com;通信作者孙君茂(1968—),男,山东莱阳人,博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开云;屈冬玉;金黎平;庞万福;;中国马铃薯生产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比较[J];世界农业;2008年05期
2 罗万纯;中国薯类生产、消费和贸易[J];世界农业;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娟;张雅媛;游向荣;秦钢;孙健;李志春;卫萍;王颖;覃梅英;谢小强;黄承祖;;广西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前景[J];农业科技通讯;2016年12期
2 孙君茂;徐海泉;王小虎;;马铃薯与稻米、小麦、玉米营养当量折算研究[J];营养学报;2016年05期
3 宋景荣;李殿军;姜波;王贵平;任珂;于晓刚;刘秩汝;;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及展望[J];中国马铃薯;2016年05期
4 李紫辉;杨颖;尚琴琴;王英博;吕金庆;;基于振动机理的马铃薯挖掘机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6年09期
5 房红芸;郭齐雅;于冬梅;王寻;贾凤梅;许晓丽;房sリ,
本文编号:1123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2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