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9:27
本文关键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增值收益 分配
【摘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作为其入市的核心,关系到国家、集体和农民等多方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5个试点地区展开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然而,在入市交易过程中,对其入市产生的增值收益如何进行分配仍存在各种问题,通过对典型地区的分配模式进行实践借鉴,以期合理有效解决此问题。本文以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为基础,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对我国该类土地相关政策进行总结,对其入市产生的增值收益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对其分配现状进行阐述,从中发现各地区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再以解决现有分配问题为目的,总结了大兴、深圳、德清及郫县四个典型地区入市分配模式,以此得出各模式对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的启示,为我国入市分配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经验借鉴。然后,分别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所依存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博弈得出各主体的策略选择,以此促使各主体进行策略优化。最后再结合最佳最有效的原则,从法律制度、实施操作、监督管理三个层面,为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提出了相关对策。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增值收益的分配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核心,是促使其合法入市的重要保证。因此,以提高农民的分配比例为目的,在兼顾国家、集体、农民三方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增值收益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关键。
【关键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增值收益 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21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15-18
- 1.3.1 相关概念15-16
- 1.3.2 理论依据16-18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18-21
- 1.4.1 研究内容18-19
- 1.4.2 研究方法19
- 1.4.3 创新之处19-21
- 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政策演变及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现状21-38
- 2.1 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政策演变21-24
- 2.1.1 禁止入市期21-22
- 2.1.2 逐步探索期22-23
- 2.1.3 允许入市期23-24
- 2.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现状24-35
- 2.2.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概况24-26
- 2.2.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形成26-28
- 2.2.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的具体实施28-34
- 2.2.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的评述34-35
- 2.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35-38
- 2.3.1 缺乏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支撑35-36
- 2.3.2 各地区参与分配的格局混乱36
- 2.3.3 分配管理监督机制缺失36-38
- 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的模式及启示38-48
- 3.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的典型模式38-44
- 3.1.1 大兴模式38-40
- 3.1.2 深圳模式40-41
- 3.1.3 德清模式41-43
- 3.1.4 郫县模式43-44
- 3.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的启示44-48
- 3.2.1 改革传统征地制度避免政府垄断行为45-46
- 3.2.2 以较高的分配比例保证农民生活质量46
- 3.2.3 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就业及社会福利问题46-48
- 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策略的选择及优化48-61
- 4.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的制度环境48-50
- 4.1.1 土地产权环境48-49
- 4.1.2 土地市场环境49
- 4.1.3 土地政策环境49-50
- 4.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主体的策略选择50-56
- 4.2.1 前提假设50-51
- 4.2.2 相关利益分配主体51
- 4.2.3 博弈模型的构建51-54
- 4.2.4 相关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54-56
- 4.2.5 结论56
- 4.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策略的优化56-58
- 4.3.1 提高国家入市收取的税收比例57
- 4.3.2 降低村集体的谈判成本57-58
- 4.3.3 提高农民的分配比例58
- 4.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遵循的原则58-61
- 4.4.1 公平效率兼顾原则59
- 4.4.2 市场原则59-60
- 4.4.3 因地制宜原则60-61
- 5 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的对策61-68
- 5.1 法律制度层面61-63
- 5.1.1 修改现有法律并出台入市法规61-62
- 5.1.2 完善入市增值收益税收体系62
- 5.1.3 设计科学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62-63
- 5.2 实施操作层面63-66
- 5.2.1 规范集体收益的内部分配使用63-64
- 5.2.2 因地制宜选择多元化的安置方式64-65
- 5.2.3 明确相关主体的土地产权及利益关系65-66
- 5.3 监督管理层面66-68
- 5.3.1 建立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66
- 5.3.2 加强对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督管理66-67
- 5.3.3 建立保障农民权利的维权诉讼机制67-68
- 6 结语和展望68-70
- 6.1 主要研究结论68
- 6.2 不足与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海君;;城乡征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的反应与均衡路径[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07期
2 奚建武;;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方式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3 奚建武;;城乡均衡发展进程中农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方式及其优化策略[J];求实;2013年07期
4 郭斌;张锋娟;;物业税中物业增值收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6期
5 张期陈;胡志平;;论被征农地增值收益的归属[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大幅提高农民征地增值收益比例[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年10期
7 诸培新;刘sハ,
本文编号:1126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2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