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泉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5:15

  本文关键词:泉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泉州市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流转 问题 对策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目前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低和闲置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释放农村宅基地的价值与活力,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和现有法律、政策进行梳理,并对学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对政府和学界的研究现状做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通过实地走访方式对泉州市农村宅基地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掌握和了解目前宅基地管理的基本情况、深入剖析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困难,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宅基地面积超标,闲置现象普遍,现有的流转模式无法完全保障农民的利益,以及宅基地私自交易频繁等,并分析了阻碍泉州市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流转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农村宅基地权属较为混乱,宅基地的流转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保障全面缺失,以及目前现有的宅基地制度对流转行为的制约。最后在吸收国内其它地区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一些成功案例基础上,对促进泉州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提出切合本地实际,且较为容易操作的对策及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充实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等。
【关键词】:泉州市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流转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9-13
  • 1.2.1 国内研究动态9-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的评述12-13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研究理论14-17
  • 1.4.1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14-15
  • 1.4.2 土地发展权理论15-17
  • 第2章 泉州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7-32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7-18
  • 2.1.1 宅基地17
  • 2.1.2 宅基地使用权17
  • 2.1.3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17-18
  • 2.2 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基本特征18-19
  • 2.3 泉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19-27
  • 2.3.1 研究区域概况19-20
  • 2.3.2 泉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概况20-22
  • 2.3.3 泉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典型模式22-27
  • 2.4 泉州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27-29
  • 2.4.1 宅基地面积超标,闲置废弃现象普遍存在27
  • 2.4.2 现行的流转模式无法完全保障农民的利益27-28
  • 2.4.3 部分地区宅基地私自交易频繁28-29
  • 2.5 制约泉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因分析29-32
  • 2.5.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属不清晰29-30
  • 2.5.2 宅基地流转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30-31
  • 2.5.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缺乏法律支撑31-32
  • 第3章 典型地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借鉴32-38
  • 3.1 重庆地票模式32-33
  • 3.1.1 模式介绍32-33
  • 3.1.2 简要评价33
  • 3.2 浙江嘉兴模式33-35
  • 3.2.1 模式介绍33-34
  • 3.2.2 简要评价34-35
  • 3.3 广东模式35-36
  • 3.3.1 模式介绍35
  • 3.3.2 简要评价35-36
  • 3.4 对泉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启示36-38
  • 3.4.1 宅基地流转成功的前提是做到权属清晰36
  • 3.4.2 宅基地流转应建立相应的交易平台36
  • 3.4.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必须政策配套36-38
  • 第4章 促进泉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38-44
  • 4.1 丰富农村宅基地的价值体系38-39
  • 4.1.1 继续推行宅基地使用权权属登记工作38
  • 4.1.2 切实保障农村村民的居住权利38-39
  • 4.1.3 逐步实现宅基地的抵押权利39
  • 4.2 构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39-40
  • 4.2.1 推进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39
  • 4.2.2 建立有条件的有偿使用机制39-40
  • 4.3 丰富宅基地有偿退出途径40-41
  • 4.3.1 逐步扩大宅基地内部流转范围40
  • 4.3.2 科学利用已退出的宅基地40-41
  • 4.3.3 创新多种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41
  • 4.3.4 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41
  • 4.4 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41-44
  • 4.4.1 强化宅基地总规模控制41-42
  • 4.4.2 改革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42
  • 4.4.3 强化农村宅基地执法监察42-43
  • 4.4.4 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作用43
  • 4.4.5 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43-44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4-46
  • 5.1 研究结论44-45
  • 5.2 研究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50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明明;;论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J];理论导刊;2008年06期

2 石强;刘友兆;;农地发展权的设立及权利分享构架[J];广东土地科学;2007年04期

3 郭明瑞;;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立法建议[J];法学论坛;2007年01期

4 王崇敏;孙静;;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析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韩世远;宅基地的立法问题——兼析物权法草案第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J];政治与法律;2005年05期

6 孟勤国;物权法开禁农村宅基地交易之辩[J];法学评论;2005年04期

7 杜业明;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的不均衡性及其变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胡兰玲;土地发展权论[J];河北法学;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臧俊梅;农地发展权的创设及其在农地保护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友安;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27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27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