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源市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目前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亿以上,不把这部份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城镇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河源市埔前镇位于河源市最南端,距离河源市中心大约20公里,属于河源市半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的核心城镇。2002年,埔前镇被省建设厅确定为首批“中心镇”。近年来,随着河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渠道的增多以及产业转移大潮的到来,河源市埔前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建设开发区的过程中,河源市埔前镇(高新开发区主体规划所在)大面积的耕地被征用,以便为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土地,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脱离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如何,转移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配套政策如何等等,都是事关城市化成败的关键,这也正是本文研究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借鉴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以及剩余劳动力等相关理论,首先对当前河源市埔前镇劳动力总量、结构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政策 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导论8-19
- 1.1 选题背景8-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2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2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6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3-16
- 1.3.3 简要评价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7-19
- 1.5.1 研究内容17-18
- 1.5.2 技术路线图18-19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19-23
- 2.1 基本概念19-20
- 2.1.1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19
-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19-20
- 2.1.3 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20
-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20-23
- 2.2.1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1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21-22
- 2.2.3 二元化理论22-23
- 第三章 铺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23-34
- 3.1 埔前镇的基本情况23-24
- 3.2 埔前镇农村劳动力存量及结构现状24-25
- 3.3 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25-27
- 3.3.1 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25-26
- 3.3.2 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26-27
- 3.4 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非农意向调查27-31
- 3.4.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27
- 3.4.2 土地及不动产情况27-28
- 3.4.3 经济收入状况28-29
- 3.4.4 社会保障状况29-30
- 3.4.5 受教育状况30-31
- 3.4.6 转移意愿31
- 3.5 埔前镇人力资本水平测量31-34
- 第四章 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34-40
- 4.1 埔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34-36
-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意愿不足34
- 4.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年龄偏大34-35
- 4.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盲目性与风险性35
- 4.1.4 外出劳动力专业技能不足,,就业机会少35-36
- 4.1.5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半径小,流动速度慢36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6-40
- 4.2.1 城镇化进程发展缓慢36-37
- 4.2.2 二元经济结构政策性障碍的制约37
- 4.2.3 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不足37-38
- 4.2.4 乡镇企业发展滞后38
- 4.2.5 劳动力转移的配套政策不完善38-40
- 第五章 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40-45
- 5.1 美国、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40-42
- 5.1.1 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40-41
- 5.1.2 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41-42
- 5.2 新兴工业化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42-43
- 5.2.1 韩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42
- 5.2.2 巴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42-43
- 5.3 国内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借鉴43-45
- 5.3.1 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43
- 5.3.2 浙江温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43-45
- 第六章 解决埔前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存问题的对策45-53
- 6.1 加快城镇化进程45-46
- 6.2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46-47
- 6.3 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47-48
- 6.4 加大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培训力度48-49
- 6.5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49-50
- 6.6 整合市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50-51
- 6.7 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配套政策51-53
- 第七章 结论53-56
- 7.1 主要结论53
- 7.2 研究的创新点53-54
- 7.3 存在的不足54
- 7.4 展望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0-61
- 附录A61-64
- 附件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林;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J];湖南经济;2000年06期
2 李子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4期
3 戴振韬;温州市转移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验[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8期
4 伍瑛;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归宿[J];农业经济;2000年02期
5 周立新,范龙昌;再议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訾强;开发农村劳务市场 让农民有序流动增收——关于北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黑河学刊;2000年03期
7 吴峰,周发明,赵明;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刘惠;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对策[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4期
9 晓伟;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0年03期
10 刘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J];学术界;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双元;董水生;李宏宇;;关于发展县域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点建议[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梁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吴延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九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苌花荣;杜小军;罗亚萍;;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的分析[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杜易;;人力资本投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宏升;;发展劳务品牌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河北省为例[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晓津;;中国改革与城乡剩余劳动力:1978-2007[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何媛媛;郭为;;青岛市旅游发展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汪小勤;;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和吸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赖小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 徐育才;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记者 刘长魁;前甸镇五项措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N];抚顺日报;2007年
3 吕晋兴 申腊梅;古县六轮驱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临汾日报;2006年
4 任衍刚 作者为省政协委员;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N];山西政协报;2007年
5 记者 王科岩;托县1万余名农民脱离土地实现转移就业[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6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史保金;英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N];中国人口报;2008年
7 吴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N];农民日报;2008年
8 李军;新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N];永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智林;市府紧急部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玉溪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周振兴;科区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N];通辽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浚n\;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徐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许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马捷;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军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褚志远;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康文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9 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陈江生;基于系统观的迁移型农村人力资本疏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如;论社会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廖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慧;对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邢子英;山西省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卢君;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6 徐文晔;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殷剑辉;天津市北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陈学红;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9 宋书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与吸纳模式研究[D];沈阳大学;2009年
10 王志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政府职能问题探讨[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8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2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