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条件下,循环经济的发展研究的现实意义突出。本论文选题研究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在河南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PEST分析法及实地调查法对河南省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展开研究。首先是对中鹤集团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描述了集团从萌芽期到成长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集团当前在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三大板块的主要发展业务,清晰地展现出集团的组织架构图,并运用PEST分析法对中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其次是对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在分析中鹤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的过程中,了解到促使中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缘由和动力是其做安全食品的宗旨。在研究中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时,发现其产业链条是由粮食种植、肉牛羊养殖、蔬菜种植和工厂加工四个项目组成,这几个项目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为了保障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中鹤集团又建设了环保车间、有机肥车间、光伏发电设施,完善了“互联网+物联网”的信息化建设。最后,通过对中鹤集团基本情况展开深入调查,文章能够对影响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准确分析,主要是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限制循环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开展。基于文章前5章的分析,文章的第六部分提出了促进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期望能够促进中鹤集团自身发展,并带动其他农业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而为转变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当前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等作出贡献。
【关键词】:循环经济 中鹤集团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4
【目录】:
- 致谢4-7
- 摘要7-8
- 1 引言8-10
- 1.1 选题背景8
- 1.2 选题意义8
- 1.3 研究内容8-9
- 1.4 研究方法9
- 1.5 可能创新及不足9-10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10-17
- 2.1 文献综述10-14
-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10
- 2.1.2 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10-11
- 2.1.3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1-12
- 2.1.4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2-14
- 2.1.5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14
- 2.2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14-17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4-15
- 2.2.2 清洁生产理论15
- 2.2.3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15-17
- 3 中鹤集团基本情况17-23
- 3.1 中鹤集团的发展历程17-18
- 3.1.1 集团发展的萌芽期17
- 3.1.2 集团发展的成长期17-18
- 3.2 中鹤基团的主要业务类型18-20
- 3.2.1 工业化板块18
- 3.2.2 农业化板块18-19
- 3.2.3 城镇化板块19-20
- 3.3 中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分析20-23
- 3.3.1 政治环境分析20-21
- 3.3.2 经济环境分析21
- 3.3.3 社会环境分析21-22
- 3.3.4 技术环境分析22-23
- 4 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23-29
- 4.1 中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概述23-24
- 4.2 中鹤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24-26
- 4.2.1 粮食种植项目24-25
- 4.2.2 肉牛羊养殖项目25
- 4.2.3 蔬菜种植项目25-26
- 4.2.4 工厂加工项目26
- 4.3 中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26-29
- 4.3.1 环保车间(污水再处理及再利用)26-27
- 4.3.2 有机肥车间(畜禽粪便及污泥再处理)27
- 4.3.3 光伏发电设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7-28
- 4.3.4 互联网 + 物联网(信息化建设)28-29
- 5 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29-34
- 5.1 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29-30
- 5.1.1 土地资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29
- 5.1.2 优质粮源及产业链优势29
- 5.1.3 科技和人才优势29-30
- 5.2 中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30-34
- 5.2.1 企业所需人才匮乏30-31
- 5.2.2 前期投资回收慢,当前融资渠道单一31-32
- 5.2.3 循环经济配套设施投入不足32
- 5.2.4 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有待完善32-34
- 6 小结及建议34-36
- 6.1 小结34
- 6.2 建议34-36
- 6.2.1 加强科技培训,引进多样化人才34
- 6.2.2 丰富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34-35
- 6.2.3 提高科技水平,,推进新技术应用35
- 6.2.4 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35-36
- 参考文献36-38
- ABSTRACT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巧;迎接“循环经济”的到来[J];广东经济;2001年01期
2 冯良;关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广西节能;2002年04期
3 李剑;;人与自然在循环经济中握手[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年22期
4 ;何谓“循环经济”[J];求知;2003年02期
5 冯之浚;″循环经济″是个大战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5期
6 冯久田,尹建中,初丽霞;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7 ;环保总局四大措施推进循环经济[J];化工管理;2003年11期
8 田丁;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关系如何?[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年03期
9 李颖,杨慧敏;循环经济: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生态化经济[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10 张力,卢平书;关于钨制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点思考[J];硬质合金;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能环保新型青钢[A];山东金属学会第五届冶金能源学术委员会换届暨冶金企业节能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经验交流材料[C];2009年
2 刘国才;;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范小克;;发展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一)——兼论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层面[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4 范小克;;发展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二)——运用“和谐技术”建设“和谐工程”[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5 钱进强;;试论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我国循环经济2008年发展报告[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08年)[C];2009年
7 王厚亮;;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实践[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岑生;;竖立循环经济理念 创建生态示范行业[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诸大建;;在新发展观的平台上认识和发展循环经济[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黄海峰;马重芳;吴国蔚;陈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纯友;专家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献策[N];安徽日报;2005年
2 ;循环经济:奋力崛起新机遇[N];安徽日报;2005年
3 石中元;初露端倪的循环经济[N];北京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赵庆国;循环经济的圈一定要画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郭军;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与立法并举[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鲁潍;“经营环保”与实现“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2年
7 记者 郭文生;天津推行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3年
8 周雁凌 庄家成;山东八项措施力推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季昆森;将循环经济的原理渗透到环保工作中[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记者 原二军;循环经济改变发展模式[N];中国环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黎雪林;我国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评价与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曹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晶;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岩;日本循环经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李长友;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泽宇;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宾;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夏鹏;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3 朴明洵;韩国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王梅凌;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刘青;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隋欣;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建治;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及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郑欣;循环经济法制相关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9 高丽丽;循环经济与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潘晨;循环经济推进机制分析及我国策略[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9年
本文编号:1128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2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