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pdf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本文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iluyuw9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农量发爨】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黄黎平摘要:财政支持是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的两个主要指标与代表农业经济增长的农业总产值进行基于时间序列的参数回归分析,发现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证实了财政支农支出主要指标与农业增长-之.-N的长期关系,发现支农支出对农业增长的效果明显,为进一步的惠农富农利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起到有的放矢的论证。关键词:三农支农支出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一、引言“三农”问题的提出到实施,经过了两个时代两个阶段,伴随着目前的实施阶段中财政政策加大了惠农富农利农政策的支持力度,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特征。我国的“三农”支出从2003年的2干多亿元,增长到2011年超过l万亿元的水平,俨然,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强。随着这一可喜的农业增长趋势,同时为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三农”投入上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2004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投入从26262亿元增加到104086亿元,年均增长18.78%。这表明财政支农政策进入了提高农业技术含量的发展时代,优化了支农政策支农绩效的同时势必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局势。考察财政支农政策与农业发展的长期相关关系,成为进一步了解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支持绩效与数量、结构安排的基础分析。国内外研究在该问题的分析上略有出入,Carlo、Paulo(2007)等人认为粮食救助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是连接生产与市场的纽带;Goodwin和Ligia.N认为求助会增加农业发展的风险。我国学者近年来使用建模分析对该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孙红霞(2∞8)认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效应;钟明星(捌7)认为财政支出中三项研发费用的边际产出水平最高,即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二、实证研究通过对国内文献研读发现该问题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和广泛,本文基于我国三农问题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和落实,试图通过对财政支出的不同指标与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分别进行基于时间序列的参数分析,从敏感性角度证实财政支出中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边际产出水平,为进一步的惠农富农利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起到有的放矢的论证。(一)指标的选择财政支农支出的指标主要选择支农资金与对农业的支出,因为其作用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增一10一长指标则选择农业总产值。虽然,代表农业经济增长的指标不少,如从第一产业角度的行业角度出发用农林牧渔总产值衡量;或者通过农民收入的增长来侧面反映出农业经济的增长。但,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经济总量的综合发展指标一致,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首选为农业总产值。从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历年的增长情况来看,出现了阶段性增长的特征。其中,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自2∞4年上了1.8万亿后迅速增加至20IO年的3.69万亿,这一现象与我国“三农”问题落实的第二阶段“2004—2009”加大政策落实进度是相联系的,可以得出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并加以政策支持,并产生了促使该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财政对农业支出与支农资金比较明显的增长时间点出现在2006年,支农资金与对农业支出陡增了1030多亿。显然,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按政策规划在逐步落实,而从支农资金与农业总产值陡增时间上的不一致来看,可以发现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效果初步显现,仍有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的空间与必要性。(二)相关性分析基于对应指标的样本时间区间1980—2011年,分别建立财政对农业支出与农业总产值、支农资金与农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分析。一方面,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通过参数的统计显著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的相关性;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不同财政支农总量指标都与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性比较,可以了解到财政支农政策的效果与侧重点体现于不同的财政支农指标上边际产出水平有差异。1.回归方程的整体显著性检验通过对Y=,80+届x+占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两个回归方程进行整个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发现,F值都很大,sig都几乎为零。说明了通过了两个回归方程整体的显著性水平原假设。同时,分别考察的是对农业支出、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回归方程,每个回归方程分别只有一个自变量,整体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也就等同于自变量对因变量回归的显著性。说明,就31年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看,作为财政支农支出主要指标的对农业支出与支农资金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万方数据农韭经济2013/6表l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回归分析的方程显著性检验模型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对农回归 1.606E9 l 1.606E9 162.211 .0004业支残差 2.079E8 2l 9898247.290出总计 1.813E9 22支农回归 1.663E9 l 1.663E9 231.327 .0004支出残差 1.509E8 21 7186968.134总计 1.813E9 22Y,=7122.87+4.093×X1l+占lY,=4745.165+9.409×X 2。+占2’t-12:f 36 t-1S。209注:Yt为农业总产值;x。为对农业支出;X。为支农资金。通过两个回归方程的参数检验发现,t值大干了临界水平,且sig的值几乎为零,即拒绝自变量对因变量参数为零的零假设。另外,财政支农政策中对农业支出指标对农业总产值的边际贡献为4.093,即约4-'1"-单位的支农支出会拉动一个单位农业经济的增长;而支农资金对农业总产值的边际贡献为9409,N 9个单位的支农支出会拉动一个单位农业经济的增长。比较两个主要的支农政策指标来看,对农业支出的边际贡献水平显然要高于支农资金。这一方面说明了农业支出指标对农业总产值表示的农业经济的增长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促进能力;另一方面揭示了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侧重点不同,为实现不同的增长目标可以采取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财政支农政策手段。(三)小结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证实在描述性分析中初步肯定的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持续促进作用。而从历经1980—201 1年跨度31年间的回归方程来看,这种持续的增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即,通过财政支农政策的落实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从参数指标的符号来看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都是正相关。因此,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而言,财政政策对农业经济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继续比较两类侧重点不同的财政支农政策指标,对农业经济产生的边际产出效用是不同的。结合我国当前加大财政政策惠农富农利农的贯彻力度,增加对农业支出的额度能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提升的空间。三、对策与建议处于现代化经济的建设重要地位的农业,在当前“三农”问题具体政策落实过程中凸显出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的时间序列上的相关关系,毋庸置疑地证明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1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2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