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商品化农业特点_《山东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04 12:16

  本文关键词:宋代农业生产商品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1年

唐宋农民比较研究

张成福  

【摘要】:学术界关于唐宋农民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在借鉴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唐宋农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农民构成上,唐宋国家制度规定下的农民构成具有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户等划分、法律地位以及承担赋役的不同。唐宋农民构成的不同还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拥有状况上:在耕种自己土地的农民构成上,不同主要表现在构成主体的不同、土地来源和数量的不同、生产自主权的不同、赋役负担的不同、内部组成的不同等多个方面;在耕种别人土地的农民构成上,不同主要表现在构成主体的不同、法律地位的不同、对国家承担义务的不同、生产经营方式的不同等几个方面。 在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上,唐宋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国家对农民的控制方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土地由国家授予变为私相贸易、赋役征发的对象和内容发生变化、乡村治理由官治走向自治等几个方面。其次,国家对农民助恤方式发生变化。具体包括在助农政策上,劝农官员的设置和职掌、土地管理的方法和效果、减免税役的对象和内容、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和方式等都有所变化;在救助政策和措施上,赈荒、仓储、救助机构等各方面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都集中反映出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日益疏远。再次,农民因应国家政策调整的方式也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逃亡原因及去向的变化、农民的逐步分化与新型农民的形成、从日常的反抗到真正的反抗等。所有这些,反映的是唐宋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深刻变化,唐宋相比,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转型。宋代开始,国家与农民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农民的生产生活、社会生活上,唐宋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农业生产生活上,农业生产技术取得明显进步,农业种植结构和耕种模式发生明显变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空前加深。在社会生活上,农民村落内生活的变化表现为村落互助由以经济互助为主变为以武力互助为主、村落内交易的原因和主体发生了较大变化;村落外生活的变化表现为农民对市场的依赖日益增强、对城市的依赖持续增强、到村外信仰场所参加活动的内容发生变化等多个方面;在家族生活上,表现出对家族的经济、政治、精神等依赖日益加深;家庭生活中表现出在婚嫁的选择标准上由重视等级德材到重视资财、“计产育子”和“生子不举”现象严重、分家析产的变化等多个方而。唐宋农民在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昭示着唐宋农民整体发生变化的事实。 在日常生活上,和唐代相比,宋代农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变化主要包括宋代农民表现出田间生产更加劳碌、农业经营出现新特点、生活环境更加恶化等。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宋代农民在家庭生活、村内外生活以及突发事件中都集中表现出细微的变化,宋代农民日常就生活在趋于恶化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均发生很大的变化。 比较唐宋农民,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比较,还是微观层面的考察,农民群体都表现出巨大的变化,变化的成分远远大于不变的成分,而且变化表现在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个体农民生活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立体的变化。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唐宋农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悄然发生了转型,唐代农民承接并最终结束了魏晋以来中古农民的余续,而宋代农民则开启了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农民的先河。我们从唐宋农民身上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农民问题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绪论13-30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13-14
  • 二、对"农民"的界定14-16
  • 三、学术史回顾16-28
  • 四、求新之处28-30
  • 第一章 唐宋农民构成的比较30-62
  • 一、制度规定下的农民构成之比较30-39
  • (一) 户等划分的不同30-33
  • (二) 法律地位的比较33-37
  • (三) 承担赋役的比较37-39
  • 二、耕种不同土地的农民构成之比较39-62
  • (一) 耕种自己土地的农民构成的比较39-52
  • (二) 耕种别人土地的农民构成的比较52-62
  • 第二章 唐宋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比较62-114
  • 一、国家对农民控制方式的比较62-75
  • (一) 土地由国家授予变为私相贸易62-66
  • (二) 赋役征发的对象和内容发生变化66-70
  • (三) 乡村治理由官治走向自治70-75
  • 二、国家对农民助恤方式的比较75-97
  • (一) 助农政策及措施的比较75-81
  • (二) 救助政策及措施的比较81-97
  • 三、唐宋农民应对国家政策调整方式的变化97-111
  • (一) 逃亡原因及去向的变化98-104
  • (二) 农民的逐步分化与"新型农民"的形成104-108
  • (三) 从日常的反抗到真正的反抗108-111
  • 四、唐宋农民与国家关系的转型111-114
  • 第三章 唐宋农民生产及社会生活的比较114-168
  • 一、农业生产生活的比较114-138
  • (一) 农业生产技术取得明显进步114-129
  • (二) 农业种植结构和耕种模式发生变化129-132
  • (三)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空前加深132-138
  • 二、农民社会生活的比较138-155
  • (一) 农民村落内生活的变化138-148
  • (二) 农民村落外生活的巨大变化148-155
  • 三、农民家族、家庭生活的比较155-168
  • (一) 农民家族生活的变化155-161
  • (二) 农民家庭生活的比较161-168
  • 第四章 唐宋农民的日常生活及其变化168-218
  • 一、唐代农民的日常生活168-189
  • (一) 唐代农民的社会生产生活169-175
  • (二) 唐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75-189
  • 二、宋代农民的日常生活及变化189-218
  • (一) 宋代农民的社会生产生活及变化190-200
  • (二) 宋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及变化200-218
  • 结语218-222
  • 一、唐宋农民的转型218-220
  • 二、唐宋农民的转型与时代精神220-222
  • 主要参考文献222-236
  • 后记236-23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38-23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23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禄锋;宋代农业生产商品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刚;;“立家之道,闺室为重”——论唐代家庭生活中的夫妻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晓如;略述宋代乡村的第五等户[J];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3 李季平;试析唐代奴婢和其他贱民的身份地位(上)[J];齐鲁学刊;1986年06期

    4 王洪军;;唐代的茶叶生产——唐代茶业史研究之一[J];齐鲁学刊;1987年06期

    5 傅晓静;唐代民间私社的基本功能[J];齐鲁学刊;2003年05期

    6 张安福;唐初农民家庭收支与社会发展[J];齐鲁学刊;2004年01期

    7 张安福;;唐代西北地区农民群体的生活世界[J];齐鲁学刊;2008年06期

    8 耿元骊;;宋代“田制不立”新探[J];求是学刊;2009年04期

    9 葛承雍;唐代太仓试探[J];人文杂志;1985年04期

    10 葛承雍;唐代乞丐与病坊探讨[J];人文杂志;199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再聪;唐朝“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盛会莲;唐五代社会救助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周方高;宋朝农业管理初探[D];浙江大学;2005年

    4 盛莉;《太平广记》仙类小说类目及其编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尚兵;唐代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吴树国;唐宋之际田税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文飞;洪迈《夷坚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傅俊;南宋的村落世界[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刚华;《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立家;唐代农民家庭地位的变迁[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少林;从《太平广记》看唐代山西社会生活[D];山西大学;2007年

    4 唐晔;宋代养牛业[D];河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璇;;对紧急避险正当化根据的再思考[J];刑法论丛;2007年02期

    2 肖扬宇;;首要分子问题研究[J];刑法论丛;2012年02期

    3 张锐;李劲辰;;论中国传统哲学隐喻化的语言观[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2期

    4 刘刚;;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稳定研究述评[J];攀登;2011年05期

    5 赵沛;;试论两汉的家内奴隶——兼谈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认识问题[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立增;;唐代宫廷中的乐舞活动与诗歌传唱[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增学;;唐代徐州籍作家生平创作述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陆德海;“子美集开诗世界”新解[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李智萍;;宋代女户的财产来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张力奎;;宋代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之考证[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浩;;孝子丁兰“刻木事亲”形象的演化[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5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7 方拥;杨兆凯;黄晓;;烟囱、古村落与建筑师——京西古村落调研杂记[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8 杨载田;刘天曌;刘沛林;;湖南省衡东县吴集古镇的保护及其乡村旅游开发探索[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10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彪;;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13期

    2 华山;;关于宋代农业生产的若干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60年S3期

    3 顾全芳;北宋的华靡之风[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4 龙登高;宋代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市场[J];思想战线;1991年06期

    5 吴晓亮;略论宋代城市消费[J];思想战线;1999年05期

    6 刘玉峰;唐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J];思想战线;2004年02期

    7 李晓;论宋代茶叶生产中的资本主义萌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8 郭学信;张素英;;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张邦炜;;北宋租佃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10 郭旭;;宋代农产品商品化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赛时;唐代的节宴[J];烹调知识;1999年11期

    2 雷绍锋;;唐末宋初归义军时期之“地子”、“地税”浅论[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7年00期

    3 姜伯勤;;寻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试论唐长孺先生的史学风格[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00期

    4 顾吉辰;从《夷坚志》一条史料考辨唃厮啰之兄的后裔[J];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5 魏道明;;略论唐朝的虚钱和实钱[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6 董英哲 ,姚远;隋唐儒学与自然科学[J];齐鲁学刊;1991年03期

    7 杨义;从《酉阳杂俎》到《夷坚志》[J];齐鲁学刊;1992年02期

    8 张安福;唐初农民家庭收支与社会发展[J];齐鲁学刊;2004年01期

    9 杨际平;唐五代“屯田”与“营田”的关系辨析[J];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10 史念海;石器时代人们的居地及其聚落分布[J];人文杂志;195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如雷;;门阀士族兴衰的根本原因及士族在唐代的地位和作用[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2 禹成旼;;唐代赦文颁布的演变[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赵章超;宋代文言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罗争鸣;唐五代道教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刘再聪;唐朝“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李小红;巫觋与宋代社会[D];浙江大学;2004年

    6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国庆;《西游记》与神仙文化[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杨桂婵;《聊斋志异》与道教神仙信仰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梁建国;宋代乡村区划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商品化农业特点_《山东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宋代农业生产商品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0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4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