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源短缺等问题被持续关注,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世界工业、服务业的影响,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其应用过程中有效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在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指导下,借鉴了现代农业优秀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保障环境效益保护和改善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生态工程设计技术和理念,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发展精髓,附之以长期的实践经验,基本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新模式。但是,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进步缓慢,未能充分调动起一切可利用的优势资源。长期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采取试点示范的发展模式,由村、乡、镇、县,重点发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以期利用县域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的模范效应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一大批理论创新和技术革新应用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长期实践的积累给了我们继续深入开展、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温家宝总理曾指出:21世纪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农业。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今天,研究生态农业及其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我国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生态农业理论、技术体系和总体发展思路。在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下,尽可能的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的高速度、高效益发展,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现代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的统一。本文从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出发,梳理了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意义。尽管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当地区域特色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我国生态农业起步较晚,未能形成完备生态农业制度化建设,生态效益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体系建设也未成为完备的体系。这主要受到外部资源环境制约,生态农业组织建设缺位,未能形成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基于此,本文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针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不断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形成示范类工程;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生态农业发展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我国来说,国土面积广大,各地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劣不同,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发展科技发展新手段,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农民生活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服务。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hina has formed a new mod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 which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advanced ideas and technical mean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 improve the level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of our farmers ,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祖汉;创新植保防治技术模式,促进生态农业发展[J];广西植保;2003年S1期
2 王成,顾进飞;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02期
3 朱能文;生态农业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2005年08期
4 陈芳;;闽北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年03期
5 王东阳;程广燕;张永霞;熊彩云;;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06年01期
6 邱高会;;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农业;2006年05期
7 王爱宽;单爱琴;;浅谈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4期
8 ;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几大问题[J];北京农业;2006年12期
9 孙树祥;;环境保护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浅析[J];现代化农业;2007年07期
10 鲍荣龙;;生态农业发展与构建小康社会[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奉国;张磊;程朋;;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初探[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2 白林;章戴荣;;生态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A];四川省农村固体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C];2006年
3 刘国放;王文富;郭士旺;;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建议[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4 韩颖;;鞍山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邱建军;张士功;李哲敏;任天志;;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A];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骆世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坤;;赫章县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A];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包正富;;甘孜州生态农业发展研究[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4期 总第18期)[C];2005年
9 杨书运;;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及利用[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周超贤;;大力开发沼气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熊孝平;做足鄂州生态农业发展大文章[N];鄂州日报;2013年
2 华南农业大学 骆世明;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N];农民日报;2014年
3 记者 黄朝晖;市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资金[N];鄂州日报;2014年
4 刘秀荣;比利时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N];东方城乡报;2007年
5 记者 胡其峰;有必要制订生态农业发展长期规划[N];光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罗安宇;奋力开创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新局面[N];贵阳日报;2010年
7 杨建军 潘怀平;缺了制度,技术何处用武?[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刘桃 幼松;唱响生态农业发展大戏[N];宜春日报;2013年
9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高万林;以绿色信息技术引领生态农业发展[N];农民日报;2013年
10 喜迅 刘海军;舞钢市“农旅结合”促进生态农业发展[N];平顶山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春;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钰;政府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9年
2 何文秀;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君伟;阜新市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尹岳伟;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于成功;宿迁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和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宋宗泽;贵阳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慕镇;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金玉清;民勤县生态农业发展途径及效益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焦佳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洁;巴彦淖尔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2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7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