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基于索罗余值法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基于索罗余值法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索罗余值法 弹性系数 进步率周期
【摘要】:在阐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概念与整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索罗余值法对陕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分析。针对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动幅度较大的特点,在比较分析常用固定弹性法与变动弹性法后选择变动弹性法,结合SPSS 18.0软件测算出近年来陕西省物质费用弹性系数为0.353,劳动力弹性系数为0.636,耕地弹性系数为0.111;同时,对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首次表明,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周期为5年。最后,将测算结果与陕西省实况相结合,给出具体对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to clarify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 and the concept of consolidation, contribution to the Sha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rate is calculated using Solow residual method.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in Shaanxi province chang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ommon fixed elastic method with variable elastic method after elasticity method, combined with SPSS 18 software estimation the elastic coefficient of Shaanxi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the material cost is 0.353, the labor elasticity coefficient is 0.636, the cultivated land coefficient is 0.111; at the same time, to calculate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Shaanxi provinc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anxi province'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contribution rate for a period of 5 years. Finall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Shaanxi province live,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given.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
【基金】:陕西省科技厅研究计划项目“陕西农村金融创新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对策研究”(2016KRM053)
【分类号】:F224;F323.3
【正文快照】: 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于2004—2016年连续1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题,近年来使得“一号文件”成为“三农”的代名词,奠定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农业科技被认为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12年,国家首次突出强调要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敏;;能源与电刀弹性系数及对云南能源发展的分析[J];云南工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2 李荣平,姚学宁,贾雨文;确定弹性系数的一种直接方法[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王丽娟;邱凌;李富华;叶宏;;弹性系数在“绿色GDP”核算研究中的应用[J];四川环境;2010年05期
4 张明礼;C—D函数弹性系数的回归加权估计[J];武警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康德英,倪宗瓒;中国卷烟弹性系数计量回归模型及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1996年03期
6 李江涛;;一种负生产力:磨擦成本[J];电力技术经济;2002年05期
7 臧新;;外汇储备规模与多元变量弹性系数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2期
8 国涓;唐焕文;孙平;;投入产出弹性系数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贾雨文,李荣平,王国贞,宋艳涛;弹性系数调整和贡献率算法的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04期
10 吴玉鸣;;中国省域旅游业弹性系数的空间异质性估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J];旅游学刊;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施红星;刘思峰;方志耕;;基于同类技术水平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测算问题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许相敏;祁支锐;;基于灰色聚类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测算[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陈之楚;刘晓敬;;我国寿险需求决定因素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尹磊 徐勤省;从价计征房产税 计税余值是关键[N];中国税务报;2010年
2 陈淮;区域战略:结构调整是关键[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朱成章;能耗计算应基于可比价格[N];中国电力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苗圃;基于弹性系数的江苏旅游业分析[D];扬州大学;2015年
2 李晓刚;基于运输与经济动态性分析的公路运输弹性系数计算方法改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锐;沈阳市能耗与经济、环境及人口的相关性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79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7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