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景观结构的农林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13:17

  本文关键词:基于景观结构的农林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研究 出处:《经济地理》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景观结构 农林交错带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 宁安市


【摘要】:为探究生态脆弱的农林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典型的农林交错带——黑龙江省宁安市为研究区,基于1991、2000和2014年3期遥感数据,运用Arc GIS、Geo Da和GS+等技术手段,利用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特征及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1991—2014年研究区景观结构变化较为明显,耕地和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其他景观类型面积降低,表明人为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在逐步增强。(2)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5个等级在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中部和北部的生态风险等级明显高于东部、西部和南部,且生态风险值显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局部生态风险呈现明显集聚特征。(3)1991—2014年研究区生态风险整体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低和较低风险区范围快速缩减,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范围较大幅度扩大,生态风险程度较高的等级由北部和中部开阔的河谷冲积平原向环绕周边丘陵和森林覆盖的低矮山区扩张演变,这与人为活动的干扰密切相关。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fragile ecotone of China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aking the typical Farming Forestry ecotone -- Ning'an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study area in 19912000 and 2014, based on 3 period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using Arc GIS, Geo Da and GS+ technology,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Spatial analysis and geostatistics, calculation method the ecological risk of land utilization is improved and the study area land use ecological risk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1) 1991 - 2014 landscape structure change in the study area is obvious,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ar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ther landscape types reduced, showed tha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structure gradually increased. (2) the ecological risk of land use in the study area 5 grade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ecological risk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entral and North East, West and south wind, and ecological The risk value shows obvious spatial correlation, local ecological risk showed obvious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3) 1991 - 2014 ecological risk study area showed increasing trend. Low and low risk area decrease rapidly, high range and high ecological risk area greatly expanded, ecological risk degree higher level evolution from northern and central open valley alluvial plain surrounded by hills and forests to cover the surrounding low mountainous area expansion, the interference with human activi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12)
【分类号】:F301.2;P901
【正文快照】: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能够反映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土地生态影响和具体不确定性。进行土地生态评价能够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分析和预测生态变化、生态后果之间关系以及生态风险管理和环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月;张飞;周梅;李晓航;任岩;王娟;;干旱区内陆艾比湖区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时空分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1期

2 彭建;党威雄;刘焱序;宗敏丽;胡晓旭;;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5年04期

3 魏伟;石培基;雷莉;周俊菊;颉斌斌;;基于景观结构和空间统计方法的绿洲区生态风险分析——以石羊河武威、民勤绿洲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12期

4 巩杰;谢余初;赵彩霞;高彦净;;甘肃白龙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分异[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8期

5 巩杰;赵彩霞;谢余初;高彦净;;基于景观格局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7期

6 张龙;宋戈;孟飞;王学伟;;宁安市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2期

7 张学斌;石培基;罗君;刘海龙;魏伟;;基于景观格局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风险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3期

8 马晴;李丁;廖杰;韩杰;;疏勒河中下游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4年01期

9 赵岩洁;李阳兵;邵景安;;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草堂溪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6期

10 石浩朋;于开芹;冯永军;;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结合部生态风险分析——以泰安市岱岳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廷祥;东北地区农林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区域气温影响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炜;魏伟;钱大文;魏晓旭;冯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2 梁二敏;张军民;杨卫红;;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J];干旱区研究;2017年04期

3 王涛;张超;于晓童;曹小汪;;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7年07期

4 韦惠兰;王光耀;;土地沙化区农民特征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的关系分析——基于环境公平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07期

5 陈超群;吴煜;王健;赵新风;赵乐;;塔里木河中游人工与天然绿洲相互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6 陈晶晶;李天宏;;基于PSR模型和投影寻踪法的荆州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7 岳东霞;曾建军;邹明亮;郭建军;李凯;杨超;陈冠光;;基于PSR和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甘南高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2017年07期

8 蚩志锋;林昊;张兴国;李晓芳;;基于RS和GIS的淮河源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9 李丹;韩书成;易森鹏;张燕纯;;基于PSR模型和突变理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风险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1期

10 付伟;徐涵秋;王美雅;王帅;胡秀娟;张博博;林中立;;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植被分类及植被类型变化的遥感评估——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为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倩;东北地区积雪时空分布及其融雪径流模拟[D];吉林大学;2015年

2 杜海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于灵雪;黑龙江流域积雪覆盖时空变化对地表辐射收支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艳景;张彦;高思;徐敏;;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学研究进展与评价模型选择[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5年01期

2 宋珂;宋喧;韩涛;;基于景观结构的经济发达地区生态风险评价——以昆山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5年01期

3 崔阳;郭利利;张桂香;李宏艳;何秋生;;山西焦化污染区土壤和农产品中PAHs风险特征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4 彭建;陶静娴;刘焱序;;基于LVQ的煤矿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时间尺度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3期

5 彭建;刘焱序;潘雅婧;赵志强;宋治清;王仰麟;;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10期

6 巩杰;谢余初;赵彩霞;高彦净;;甘肃白龙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分异[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8期

7 董翠芳;梁国付;丁圣彦;卢训令;汤茜;李栋科;;不同干扰背景下景观指数与物种多样性的多尺度效应——以巩义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4年12期

8 巩杰;赵彩霞;谢余初;高彦净;;基于景观格局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7期

9 谢余初;巩杰;赵彩霞;;甘肃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4年03期

10 赵文武;房学宁;;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J];生态学报;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鲍文东;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雯玉;基于景观结构的大连市复州湾镇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会慧;基于景观结构的河西走廊地区生态风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石浩朋;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结合部区域生态风险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3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83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2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