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行云南省分行“三农”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7 11:15

  本文关键词:农行云南省分行“三农”金融支持研究 出处:《云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行云南省分行 服务三农 “三农” 金融支持


【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金融支持,但现状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仍然落后。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力量,农业银行股改上市后,将面向“三农”作为自己的战略定位,重塑组织架构、探索服务模式、创新产品体系,优化信贷流程,充分发挥资金、人才、网点、网络等优势,做好“三农”金融服务。 本文选取农行云南省分行(以下简称云南农行)为样本,一方面从农业银行主体层面,通过分析研究云南农行服务“三农”的具体实践,归纳总结服务“三农”已经取得的成效,坚定发展信心,同时通过分析整个农村金融体系在“三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行目前遇到的瓶颈和面临的困境,揭示农业银行在服务“三农”各层面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指出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对服务模式、服务对象、服务区域等提出了明确的对策建议;另一方面从政府管理层面,运用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外部监管环境和激励机制的分析,提出政府对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总体概述研究背景,相关文献资料综述、论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第二部分阐述农业银行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新公共服务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垂直合作型农村金融体系理论等;第三部分阐述云南农行服务“三农”金融支持采取的措施,着重分析当前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境与现状;第四部分选取云南农行服务三农的典型事例,分析农业银行如何围绕服务“三农”目标,进行服务模式、产品体系、流程设计等创新的探索;第五部分从上述分析探讨中得出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以及深化服务“三农”金融支持工作的具体建议,包括找准服务切入点、确定信贷业务的扶持对象、增强资源配置力度、完善激励考核政策、落实和完善信贷政策、持续扶持“三大”重点工程等。
[Abstract]:The "three rural issues" is the key point and the difficulty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ou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from the central to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need financial support, b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s still lagging behind. As the main participants and the leading force o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stock listing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for the "three rural" as their strategic positioning, reshap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xplore the service model, product innovation system, optimize the credit process, give full play to the capital, talent, network, network and other advantages, mak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This paper selects Yunnan branch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Yunnan bank) as the sample, on the one hand from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the main level, throug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Yunnan agricultural service "three agriculture", summed up the "three rural" service achievements,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idenc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in the "three rural" in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the system is currently experiencing problems and bottlenecks and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reveal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hree rural" at all levels of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direction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gricultural bank service "three rural" service, the service mode, service object, region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clear; from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us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three rural"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incentive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put forward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support policy suggestions on agricultural bank service "three rural".
This paper from five aspects: the first part is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literature review, basic concepts involved in this thesis,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based on the County Agricultural Bank,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ree Nong" service, mainly including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vertical cooperativ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theory; the third part of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Yunnan branch service "measures of rural financial support,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facing the dilemma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typical examples of the fourth part of the selection of Yunnan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rural services,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bank how to focus on the" three rural "service targets, service model, product system, exploration process design and innovation; the fifth par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to explore, and deepen the service" three agriculture Th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financial support include finding the right service pointcuts, defining the supporting objects of credit business, strengthen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incentive assessment policy, implementing and improving the credit policy, and supporting the "three major" projects.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3;F3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婷婷;;和谐城市规划的主体[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焦德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庄乾;朱波;张小敏;;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障碍研究——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审视[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文晓波;曹成刚;唐琪;;农地征收纠纷救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陈茜;;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邓增强;;服务型政府与“为人民服务”的内在统一性[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史志军;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团队构建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杨军剑;;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李小兰;;内涵与实践: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小兰;;公共理性论域中的“个人权利”话语:源起与实践[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刘忠权;;对城市弱势群体“话语政治”的一种探讨——以Z市某街区广场毛泽东话语角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靳永翥;;“政府再造”理论及其对于中国地方政府改革的适用性探析[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5 杨开颜;;科学发展观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军剑;;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分析[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7 李小兰;;公共理性:协商、公共服务与协同善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朱国伟;陈晓燕;;公共行政理性范式的历史分析与三维理性范式构建——寻求作为公共利益实现者的公共行政[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公共性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任晓林;;论民生问题的公共服务意义[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李世颉;网络管理视域下的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刘达禹;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D];吉林大学;2011年

6 温春梅;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提供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郑绍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公共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杜晓溪;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罗媛;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超;风险社会背景下政府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芳;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袁媚;我国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永嘉;基于治理理论的行政组织变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陈禄亮;公共服务理念下中国—东盟博览会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10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92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92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8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