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村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的社会支持——基于山东省S村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1-10 13:08

  本文关键词:农村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的社会支持——基于山东省S村的调查 出处:《人口与经济》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老年女性 丧偶独居 社会支持


【摘要】:通过对农村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发现,农村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表现为经济支持脆弱,主要包括经济来源渠道少,收入水平偏低,慢性病的支出缺少有力的支持;生病时的日常生活照料支持主要由女儿承担;精神慰藉支持状况一般,女儿和邻居提供的支持起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农村基础养老金水平低,低保救助面窄,飙升的彩礼导致家庭财富支出的失衡和女儿养老面临的尴尬。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水平;扩大低保救助范围,将日常慢性病的医疗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畴;提高家庭经济支持的责任感,倡导男女平等,提倡女儿养老。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ocial support situation of the aged female in the rural widows , it is found that the social support condition of the aged female in the rural widows is poor . The economic support is weak , mainly including the low economic source channel , the low income level and the support of the chronic diseases . The reason is that the rural basic old - age pension is low , the low - security rescue is narrow , the soaring of the bride price leads to the imbalance of the household wealth expenditure and the daughter ' s old - age dilemma .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is to increase the rural basic old - age pension level ; expand the low - care rescue range , integrate the medical expense of the daily chronic diseases into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tegory ; improve the family economic suppor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 advocate the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 and advocate the daughter ' s pension .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管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农村寡居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与社会支持研究”(J14WC03) 中国女性研究会/汕头大学女性研究中心2014—2016年度中国青年学者女性/性别实证研究项目“农村独居女性老年人生存状况和社会支持研究”
【分类号】:C913.6;F323.89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老龄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政府工作的重点问题。由于女性具有生存优势,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要高于男性人口,所以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口女性化。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丧偶老年人口达477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6.89%,其中女性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年04期

2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吴文峰;卢永彪;;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6 陈新;李凤华;何爱桃;赵英;龙理良;奉水东;蔡练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7 胡然;;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8 甘雄;金鑫;;自尊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李东斌;赖月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玉连;汪震;;社会支持内涵的新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林园;方晓义;程虹娟;高晶;;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其满意度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雯;胡竹菁;;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芙蓉;;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晶晶;孔风;;大学生害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胡春梅;王蕾;;殡葬职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徐晟;吴捷;周雪梅;;老年人死亡态度、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邱慧燕;戴斌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郭虹;社会支持是民生重建的重要力量[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3 于阳 天津社会科学院犯罪学研究中心;弱势群体的犯罪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7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曹爱生;博物馆培育社会支持力市场的困难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乐;农村社区矫正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大胜;基于社会支持的职业倦怠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小群;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5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维明;老年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博;高中生失败恐惧、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艳春;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琳琳;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景永f;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玉妍;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慧媛;城市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5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05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