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搬迁移民减贫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3:34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搬迁移民减贫效应分析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计资本 搬迁移民 减贫效应 双重差分法


【摘要】:搬迁移民是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能够帮助扶贫对象彻底摆脱恶劣生产生活环境,真正达到减贫目的。本文以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非移民户为参照对象分析搬迁移民实施对移民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搬迁移民实施对移民农户生计资本的净增效果显著,即搬迁移民实施是移民农户生计资本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时搬迁移民安置点的选择显著地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因此,本文认为针对连片贫困山区农户,积极实施搬迁移民能够提高农户生计资本,能有效达到减贫目的。
[Abstract]:The relocation of immigra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fight the problem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which can help the poor to get rid of the poo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poverty redu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farmers in the former Central Soviet region of Gann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sampling survey to obtain data, using the double difference model to non-immigrant households as reference object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migration implementation on migrant farmers' livelihood capit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migration on the net increase of migrant farmers' livelihood capital is remarkable, that is to sa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migrant farmers' livelihood capital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ocation mi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hoice of resettlement settlement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farm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or the poor mountain farmers, the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elocation migration can improve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farmers.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goal of poverty reduction.
【作者单位】: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补偿政策对特别困难地区农户减贫驱动机制及政策优化研究——以原中央苏区为例”(71463025) 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招标(委托)项目(XDNYA1512)
【分类号】:F323.8
【正文快照】: 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总体目标,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出现了新的趋势:95%的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蒙蒙;“省直管县”改革对县级地方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丽;省直管县背景下安徽省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耀荣;;生态移民要做到四个结合[J];致富之友;2002年01期

2 初春霞,孟慧君;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北方经济;2005年06期

3 梅花;;生态移民战略研究——以宁夏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12期

4 张丽超;皮海峰;;生态移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何黄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山移民工程[J];老区建设;2008年03期

6 ;突出绩效评估 宁夏生态移民审计工作规划助力移民工程[J];审计月刊;2011年10期

7 彭洁;;对陕南移民搬迁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8期

8 顾列铭;;中国生态大移民[J];上海经济;2013年09期

9 周立云;把住八个关口 确保移民工程质量[J];中国三峡建设;1996年10期

10 徐志全;魏淑霞移民的好大姐[J];山区开发;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国庆;;移民学探讨[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5年)[C];2005年

2 包智明;;生态移民的几个问题[A];共识(2009春刊01)[C];2009年

3 束锡红;聂君;;宁夏生态移民迁移意愿的实证研究[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晓凤;张助军;;宁夏中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耀武;;宁夏劳务移民发展研究[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万里;;移民环保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学会秘书长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三峡水库二期移民工程综合监理实践[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8 ;小浪底移民项目管理的主要成效与做法[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9 常献立;;世界银行管理小浪底移民项目的程序、特点和作用[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10 徐运汉;蒋辉;;荒滩变绿洲,移民得安康——实施温孟滩工程安置移民的经验与体会[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国宏 高永利;移民工程让牧民过上了好生活[N];赤峰日报;2007年

2 多杰才让;从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到“移民经济”[N];黄南报;2007年

3 李晓明邋苗武军 通讯员 仝刘革;晋中扶贫移民惠及4.5万庄户人[N];山西日报;2007年

4 杨文新;多伦县多项政策惠移民[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5 记者 张跃忠;五件实事促移民脱贫增收[N];益阳日报;2006年

6 姜雪城;宁夏生态移民脱贫不再只盯着开荒种粮[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郑天强;对得荣因都坝生态移民开发的分析与思考[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8 赵建军邋刘丽萍;我省37.8万人受益“扶贫移民”工程[N];山西日报;2008年

9 王利清;鄂旗移民工程让贫困户富了[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10 王燕民;三峡四期移民工程进行了阶段性终验[N];中国档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生;当代中国生态移民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施祖留;水利工程移民管理理论框架构建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3 曾建生;水利工程移民专业化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闫秋源;社区的“位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尕丹才让;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吕静;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成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姜冬梅;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段跃芳;水库移民补偿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勋华;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曼莉;迁入区生态移民项目的效益评估[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

本文编号:1414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14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