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安徽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4 03:12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出处:《安徽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研究 低保标准 准入机制 退出机制


【摘要】:农村低保制度自实施以来,有效地改善了数以千万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农村低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徽地处于中部省份,在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地区间保障标准差异大、低保对象准入及退出难、基层低保工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原因,有地方管理方面原因,也有全国共性原因。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从安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政府不断加大经费保障、完善制度、强化执行力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形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据此,论文除绪论外,分四个章节对安徽的农村低保制度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从安徽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现状、制度内容和取得成就等方面进行概述,强调农村低保制度在缩小贫富差距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意义。第二部分:在实地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部分:在查阅有关国外社会救助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日本、美国和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分析,梳理并总结出一些共性特点和经验。第四部分: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尝试提出适合农村实际的对策,并借鉴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经验,探寻完善安徽农村低保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asic livelihood of millions of poor people,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in rural areas, adjus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promote fairness and justic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development. The eighteen party has established the goal of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and the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overed by the social security this system,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rural residents. Anhui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rovinc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showing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ome good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At the same time, also appeared such as the regional security standards differences, guaranteeing that the object access and exit difficult problem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security work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emergence of these problems,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management reasons, also have the common reas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need to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nhui, the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 improve the system,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ce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h a pragmatic attitude, innovative methods of work,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 of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benefits. According to this paper,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of Anhui the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first par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hui rural subsistence allowances system construction, system content and achievement etc. were summarized, emphasizing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ystem in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art: on the basis of field visit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ata.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subsistence allowance system in Anhui were analyzed. The third part: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foreign social assistance information, key In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analyzed the social relief system, summarized som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The fourth part: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work, try 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ural reality,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foreign experience of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to explore ways and means of improving the rural subsistence allowance system in Anhui.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达文;;英美德三国的社会救助制度[J];改革与开放;2003年12期

2 孙达文;英美德的社会救助制度[J];价格与市场;2003年09期

3 孙达文;英、美、韩、德四国的社会救助制度[J];价格与市场;2005年06期

4 胡新良;;构建湖南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谢军;;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意义和措施[J];经济师;2006年11期

6 李燕琼;魏顺泽;;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1期

7 邓新华;袁伦渠;;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简述[J];中国劳动;2007年12期

8 庞渤;;浅析社会救助制度产生于英国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J];消费导刊;2008年07期

9 祖玉琴;;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探析与启示[J];决策咨询通讯;2009年01期

10 马广博;;澳、德、法、卢四国社会救助制度特色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黄勇;陈康海;;建立健全我省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制度思索[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吕明晓;;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十大发展方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芙蕾雅;;我国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的缺失与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维克;;关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几点思考——以青岛市为例[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高中华;;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考察[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6 宋婉琴;;关于宝鸡市社会救助工作的思考[A];慈善事业与社会进步——宝鸡市“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秋叶;健全社会救助制度需要走出三个误区[N];中国社会报;2013年

2 记者 杨华;我省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N];陕西日报;2014年

3 李志明 邢梓琳;德国的社会救助制度[N];学习时报;2014年

4 刘盈蓉 张融;我市社会救助制度在全省实现“六个率先”[N];湘潭日报;2008年

5 邹海贵 刘峥;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风险及防范[N];中国社会报;2010年

6 郭潇雅 齐琦 查英;创新当代中国 社会救助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张建平;保障救助对象家庭基本生活[N];中国社会报;2012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社会保障系主任 韩克庆;创新发展社会救助制度[N];中国改革报;201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 韩克庆;社会救助制度的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4年

10 山东省民政厅厅长 王浩;建立“大救助”工作机制 推动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N];中国社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苏荣;战后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高冬梅;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仇志娟;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灾残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建敏;完善我国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与积极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海山;中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统筹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岩;完善政府责任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中的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11年

4 赵义玉;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汤敏;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若干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6 宋晓艳;社会救助制度的法理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阎昱蓉;论甘肃地方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8年

8 郭虹豆;我国与东南亚社会救助制度的比较[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顾淑敏;社会救助对象的动态监管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10 左政;社会救助中的政府责任[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21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21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