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9年农业用地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用地 改革开放年 改革演进逻辑 农地改革路径 出处:《中国土地科学》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其具体进程,探析农地改革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对农地改革进程中政策规则变化、改革相关利益方的经营决策表现,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农地制度改革经历"多点增产维系"、"多点流转互动联结"到"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的演进历程,未来方向是"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进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结论:未来农地改革的路径是确定土地经营权的"实体性物权属性",制定配套制度实现对农地承包权的"实体性保护",在强调重视赋予农民"实体性权利"的同时完善农民的"实体性责任"。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armland reform by combing the evolution logic and concret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39 years in China. The change of policy and rule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land reform, the performa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of relevant stakeholders in the reform, and the situation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land system has experienced "multiple point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maintain". The evolution from "multi-point circulation interaction" to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unctional subjects". The future direction i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rocess of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unctional subject".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the path of the future farmland reform is to determine the "substantive property attribute" of the land management right. To establish a supporting system to realize the "substantial protection" of the farmland contract right,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giving farmers "substantive rights" and to perfect the peasants'"substantive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四川行政学院;
【基金】: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JY030)
【分类号】:F321.1
【正文快照】: 农村制度环境的改变总是与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改造相伴而生。中国农业用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总是服从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背景,并试图暂时性绕过一时间难以彻底解决的体制、机制障碍,并在各利益相关方的横向博弈及纵向推动中缓缓迈进。事实上,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实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广新力;对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一点思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邓大才;;破解农地制度改革的几个疑虑[J];中国国情国力;2005年01期
3 ;国外农地制度改革纵观[J];中国农业信息;2006年11期
4 闵国银;;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5 孙自铎;从阜阳看农地制度改革[J];安徽决策咨询;1995年10期
6 林卿;海峡两岸农地制度改革比较与分析[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何忠伟;农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科技导报;2001年06期
8 林卿;台湾农地制度改革之分析与借鉴[J];台湾研究;2001年01期
9 李双元;张宏岩;;关于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农村经济版);2001年04期
10 叶长卫;;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经济与伦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美银;孙骅;;农地三维功能转换视角下的我国农地制度改革[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蔡继明;;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洪涛;丁兰;;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制度改革[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洪涛;丁兰;;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制度改革[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洪涛;丁兰;;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制度改革[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张志怀;;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农地制度改革如何稳步推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2 胡长明;国外农地制度改革纵观[N];农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永生;农村人口变动与农地制度改革关系[N];农民日报;2001年
4 ;农地制度改革将引发地产业巨变[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5 记者 梁明 赵静;还权于农民 让利于农民[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朝军;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建设的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2 朱小妹;宁波市农地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宋相涛;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德米特;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和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与中国的比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旭;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中农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8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5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