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域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4 09:50

  本文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布局 重庆市 出处:《西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改革进程进入到新的阶段,对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的“四化”同步发展更加迫切,这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新形势新环境下,以粮食安全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坚实支撑和基础保障,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效推进粮食安全战略的稳步实施,其中建设一大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是一项重要举措。高标准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部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资源保障。自200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2011年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指出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科学划定基本农田集中区及整备区,有效引导耕地集中连片,优化耕地多功能布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己然成为我国保护耕地和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意味着我国进入到集数量、质量、环境于一体的耕地保护时代,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土地整治的主导方向。重庆市是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确定的粮食产销平衡区。然而重庆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农业生产条件总体较差。因此,加快推进区域内农村土地整治,针对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重庆市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现产销平衡任务,统筹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的必然要求。特别是,随着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不同功能区及功能区内部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差异很大,进一步明确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因此要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着眼于全市“一盘棋”,实现重庆市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统筹安排。明确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和建设方向,统筹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域布局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第一要务。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等方面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探究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现状,总结己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并对重庆市目前耕地资源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形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图斑为基础,以乡镇行政单元为评价单元,从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两个维度对涉及基本农田保护的861个乡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适宜程度和稳定程度开展评价研究,并基于粮食安全对目标年高标准基本农田规模进行预测,结合质量和数量保护需求对乡镇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域进行时序安排。结果如下:(1)从地形条件、土壤性状、利用条件和地质条件等四个方面的自然本底条件出发,对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市涉及基本农田保护的乡镇861个,其中总体适宜性高的乡镇有159个,总体适宜性中等的乡镇399个,总体适宜性差的乡镇303个,分别占总数的18.47%、46.34%和35.19%;各等级涉及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404044.43hm2、860585.34hm2和592552.05hm2,分别占基本农田总面积的21.76%、46.34%和31.90%。(2)从基本农田空间分布条件、基础设施完备度、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区位条件和生态防护条件五个层面表征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运用组合评价法,即综合理想点逼近法和属性层次排序模型对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可将高标准基本农田按稳定性程度划分为稳定性高、稳定性中等和稳定性差3个等别,涉及各等别的乡镇(街道)分别为263个、264个和334个,分别占涉及基本农田保护乡镇总数的30.55%、30.66%和38.79%;涉及规划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813572.23hm2,511484.41hm2和532125.17hm2,分别占规划基本农田总面积的43.81%,27.54%和28.65%。(3)从粮食安全大局出发,以实现重庆粮食产销平衡为目标,对近期目标年2020年和远期目标年2030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规模为861999.78hm2,远期目标年2030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规模为1270322.82hm2。结合自然本底条件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下的各评价单元的等级水平,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形成9类建设潜力分区,并根据目标年建设规模,对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行时序安排,划分为近期建设区、远期建设区和暂不建设区。近期建设区主要是重庆市优质商品粮油生产主阵地,涉及乡镇388个,面积1004443.42hm2,占基本农田总面积54.08%;远期建设区主要是重庆市的优质粮油生产补充区,涉及乡镇151个,基本农田面积327793.99hm2,占基本农田总面积17.65%;暂不建设区作为重庆市的有条件的粮油生产后备区,涉及乡镇322个,基本农田面积524944.41hm2,占基本农田总面积28.27%。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全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此,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为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土地资源基础,为重庆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强;蔡运龙;;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周小萍;卢艳霞;文俊;;中国耕地保护理念创新及其实施框架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段岩燕;申静;;从各利益主体间博弈关系谈我国耕地保护制度[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0期

4 朱红波;;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与效率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5 贾绍凤,张豪禧,孟向京;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1期

6 李广东;邱道持;王利平;王平;骆东奇;;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7 童秋英;罗明俊;;基于ArcEngine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06期

8 张蕾娜;刘晓燕;;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4期

9 唐宽金;郑新奇;姚金明;吴斐;;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6期

10 翟文侠,黄贤金;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运行效果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毛志红;[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秀锋;中国粮食产销平衡区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文洋;大都市郊区基本农田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2 冯锐;基于区域差异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459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59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