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我国大豆和豆油市场纵向关联价格传递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1 01:03

  本文关键词: 大豆产业链 纵向关联价格 价格传递 非对称 出处:《价格月刊》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1995年1月~2014年12月我国大豆、豆油月度价格数据,在分析"大豆批发价格—豆油批发价格—豆油零售价格"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价格传递路径,并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纵向价格在面对短期冲击时的反应时间和传递强度。研究结论表明:大豆产业链上的价格呈反向传递,属于下游拉动上游的传递机制,豆油零售价是豆油批发价变化的原因,豆油批发价是大豆批发价变化的原因;同时存在着价格传递的不对称,豆油批发商和零售商存在一定的市场力量,在大豆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短期传递速度上,大豆产业链的下游价格对上游价格的传递速度均滞后一期,并表现为正向影响;短期传递强度存在非对称性,豆油批发价的传递强度最高。
[Abstract]:Based on the monthly price data of soybean and soybean oil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2014 in China,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wholesale price of soybean and wholesale price of soybean oil and retail price of soybean oil is analyze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rice transfer path,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action time and transfer intensity of vertical price in the face of short-term shoc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ice in soybean industry chain was transmitted in reverse direction, which belonged to the mechanism of downstream pulling upstream. The retail price of soybean oil is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of the wholesale price of soybean oil, and the wholesale price of soybean oil is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of the wholesale price of soybean oil.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n asymmetry in price transmission, and there is a certain market power for the wholesalers and retailers of soybean oil. In the short-term transfer speed, the downstream price of soybean industrial chain lags behind the upstream price transfer speed, and shows the positive effect, and the short-term transfer intensity is asymmetric. The wholesale price of soybean oil is the highest.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1YJC790104)
【分类号】:F3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济民,朱希刚;我国大豆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09期

2 胡红梅;第6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J];世界农业;2000年03期

3 刘凤菊;2000年我国大豆产需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0年08期

4 陈清一;关于发展新疆大豆生产的意见[J];新疆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5 李莹;大豆生产 前景广阔[J];山西农业;2000年05期

6 周进宝;万永红;赵双进;张孟臣;;我省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种子世界;2000年11期

7 信玉真;今年美国大豆收成将比去年增长11%[J];大豆通报;2001年05期

8 白木,周洁;我国大豆生产加工现状综述[J];吉林农业;2001年10期

9 吴庆兵;2001/2002年度全球大豆供求展望[J];粮食与油脂;2001年05期

10 刘新录 ,左孟孝;发展内蒙古大豆生产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秦富;孙立新;白人朴;;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竞争力及对策[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耿臻;杨青春;苑保军;吕广伦;张东辉;李伟峰;;发展专用大豆生产推动产业化进程[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刘超;;加强有机大豆基地管理开拓国内外市场[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王贵平;刘晓冬;;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杨艳琴;;发展辽阳市大豆生产的对策建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刘兆福;;大豆市场行情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国首届大豆产业发展对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国军;;发展绿色大豆生产 创建高效生态农业[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薛庆喜;;全国及东北三省32年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变化分析[A];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建证期货 邱海翔;黑龙江大豆种植情况考察(二)[N];财经时报;2001年

2 中国农业大学 刘少伯 石有龙 葛翔 刘诺;再论我国大豆战略[N];中国畜牧报;2002年

3 朱殿勇;大豆产业 大有可为[N];河南日报;2004年

4 张士功 禾军 王道龙;入世对我国大豆生产的影响[N];粮油市场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杨曙光;土大豆为何不敌洋大豆[N];农民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高云才;大豆真能变“金豆”[N];人民日报;2002年

7 罗赓彤 段敬义;大豆生产呼唤产业化[N];伊犁日报(汉);2005年

8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提升大豆市场竞争力经往哪使?(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黄宪奇;油世界预测: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将下降[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记者 刘旭;大豆市场有价无市[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栾立明;吉林省大豆生产的实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苗水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油料供给、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放;增强黑龙江大豆种植者竞争力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家农;我国大豆生产成本收益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芦思超;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对我国大豆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徐新峰;我国大豆进口定价权缺失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5 黄晓莺;我国大豆价格干预政策对期货市场价格关联性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戚明贤;粮食危机期间中国大豆对外贸易调控政策对国内大豆市场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马s,

本文编号:1549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49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9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