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分析_魏金义 15876字 投稿:邱砯砰
全文8页 共15876字
J I NG J I YAN J I U 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 资源诅咒” 现象研究 — — 以空 间计 量 模 型入 手 分析 刘 玉萍 ( 重庆 广播 电视 大学 , 重庆 [ 摘 要] 4 0 0 0 5 2 ) “ 资源诅 咒” 问题是 …
No.42015林业经济FORESTRYECONOMICS·国有林区转型· 政企合一体制下森林资源型城市金融生态优化 ——以伊春市为例 王有志1,2柏晓东2宋阳3唐梓又1 (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2伊春市林业管理局伊春1530…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5,43(24):360-361,366安徽农业科学,责任编辑徐丽华责任校对李岩 云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 吴映梅,郭建缨王大力,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25卷第7期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l.25No.72015
中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魏金义
1,2
祁春节
1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是分析我国有关农业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为了揭示我国农业要素禀
赋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在解析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演变过程、空间自相关性及其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要素间的相替代性及流动性差异是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的内因,二元经济结构、制度性障碍及各要素面临的外部环境差异是其变对价格变化、
化的外因;②总体上我国农业各要素比重相当,农业资本要素比重略高,但其波动最为明显,而土地要素结构指数则最为稳定,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省份的农业劳动力份额不断上升,农业资本和土地要素比重有所下降,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资本要素比重大幅提升,另外两种要素份额呈现不同程度下降;③我国农业要素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集聚性最强,农业土地的而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要素的空间自相关程度正逐渐减小;④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呈现出局部的时空异质空间特性较为稳定,
性,部分地区间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空间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和吉林是我国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热新疆、宁夏、内蒙古、西藏四个地区由低低类型向低高类型集聚转变,我国农业点区;⑤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的不稳定区域逐步增多,
劳动力结构指数显著水平较高的地区逐渐地由中东部地区向西南地区转移。最后,提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构建、农业产业结应从健全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构的优化以及农产品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要与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同时,
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着手,完善各要素市场,促进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升级。制度改革、关键词
农业要素结构指数;异质性;空间相关性;中国
F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7-0097-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7.014
中图分类号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是分析我国有关农业经济问题的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逻辑起点,
农业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1]
2009-2012年,改变。1979年以来,耕地资源持续减少,
2
全国耕地面积减少22.61万hm;全国农业资本存量由
。优化劳
动、土地和资本的组合,对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区域
。建国以来要素投入结构
变动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但各地区间差异较处于投资推动要素结构变化阶段,大
[3]
1978年的868.00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8104.64亿元,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而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由70.53%下降至44.80%。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土地与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比例不断下降,资本的比例逐渐上升,各地区间存在差异动
[6]
[8]
。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资本投入、劳动力转移所引起
[4]
的要素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大影响定了我国农业技术变动率
[5]
。土地、,但这种差异没有发剧烈的波
劳动、资本三种要素的投入量变动率和相对分配率共同决
。运用要素禀赋相对系数和
[6]
。从地域上看,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各地区间农业要素
并利用要素禀赋相对系数将我国31个省禀赋有所不同,
[9]
(市、区)划分为土地丰富型、劳动力丰富型两大类。相
技术选择偏向系数的分析表明,一个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技术选择发生相应的变化
。
正如林毅夫所认为的,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要素禀赋特征在某一时间点上是给定的,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7]
技术变革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对生产要素关研究表明,
投入结构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致要素禀赋结构变化
[2]
[10-11]
。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投入生产的要素种类、数量、质量会发生变化,从而导
。
。伴随着农业发展,我国农业要素禀赋条件也发生了
收稿日期:2015-02-08
作者简介:魏金义,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要素禀赋。
通讯作者:祁春节,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MATS)专项经费(编号:CARS-27-07B)。
·97·
综上所述,既有研究表明,要素禀赋条件对我国农业在技术变革、要素相对价格变化等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各地区间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所表现出的时化。然而,
空差异尚未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缺乏从空间的角度对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空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有学者指出我国区域间农业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性使得并提出要提高农业要农业产出具有较强的区域空间效应,素的空间配置效率
[12]
度仅为1.27%,而农村劳动力和资本的市场化程度则分77.15%别为55.76%、
[13]
。最后,受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以及农业投资收益率、非农就业机会、城镇化发展阶各种要素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不同,造成不段差异影响,
同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呈现出一定差异。因此,外部因素也使得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1.2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空间特性
郝大江从空间的角度将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划分为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两类
[14]
。那么,我国各地区间农业要素禀
赋结构的变化是否存在空间上的依赖性?具体又表现出何种差异?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我国省域数据为样本,首先分析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原因,采用探索性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异质性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
。区域性要素是本区
具有非流动性、不可替代性、动态性等特点;域内固有的,
非区域性要素则是普遍存在的,通过空间移动,区域间的要素存量会发生改变。土地要素本身具有较强的地理空间属性,地理位置难以改变。因此,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土地要素属于典型的区域性要素。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业劳动力要素也具有了鲜明的地区性特征。同时,资本、劳动力要素无法直接成为农产品的实体构成,需要依附各种生产资料作用于土地资源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其价可将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视为准区域性值转化。据此,
要素。相较于其他产业,农业对区域性要素较强的依赖性,决定了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间特性。现实中,各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要素条件本身并非完全相同,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制度性障碍等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进一步加深了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空间特性。
1
1.1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理论分析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原因
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要素间替代性及各要素流动性
差异是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由于要素供给弹性的差异,当要素需求增加时要素的相对价格会发生改变,而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是造成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要素间的替代性是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的前提条件,而现代化技术为要素间替代性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媒介。以农业机械为主的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和间接地改以化肥为主的土地节约型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性,变了劳动和土地的相对稀缺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变化将使得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改变。从要素的流动性来看,由于土地要素的自然属性使其时空位置难以改变,所以流动性较弱。尽管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农村金融体制机制,但资本的跨期性交易特性以及较低的流动成本使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由于迁移成本和相关制度的约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受到一定抑制。这种要素流动性差异也会改变农业要素禀赋的结构。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以及要素本身的趋利性,使得要素不断地向工业部门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动。从总体上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处于净流出的状态。其次,由于政策性和制度性障碍,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发育迟缓,要素市场扭曲普遍存在。农业领域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三大要素市场发育水平不尽相同。与资本和劳动力相比,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使用权的不稳定性、土地资本化受限等多种制约因素,农业土地市场化程度较2005年我国农业土地使用权市场化程低。有研究表明,
2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衡量
本文利用要素禀赋系数构建的要素禀赋结构指数来
[4]
分析我国各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情况农业各要素禀赋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Ti=(ti/t)(yi/y)Ki=(ki/k)/(yi/y)Li=(li/l)(yi/y)
。其中,
(1)(2)(3)
ti、ki、li分别表示i地区的耕地、其中,农业资本投入、k、l分别代表全国耕地资源、农业劳动力;t、全国农业资本投入和全国农业劳动力;yi与y分别为i地区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利用已取得的农业各要素禀赋系数可以构建反映各地区要素投入结构的要素结构指数。耕地、农业资本、农业劳动力各要素结构指数分别为:
T=Ti/(Ti+Ki+Li)K=Ki/(Ti+Ki+Li)L=Li/(Ti+Ki+Li)
(4)(5)(6)
·9
8·
2.2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空间特性检验
为了明确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空间相关性
素比重略高。从各要素波动状况来看,三类要素中,农业变化范围在0.17-0.70资本要素结构指数波动最为明显,
之间。而土地要素结构指数则最为稳定。从各地区农业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省区(湘、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状况看,
粤、桂)的农业劳动力要素的份额不断上升,农业资本和土而京、津、沪、苏及浙地区的农业资地要素比重有所下降,
本要素结构指数大幅提升,而土地和农业劳动力两种要素结构指数呈现不同程度下降。3.2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全局自相关性
本文利用GEODA空间分析工具,依据式(7)计算出农业资本和土了1981-2011年我国各地区农业劳动力、
sI(图1),地要素结构指数的全局性Moran’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图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要素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中,农业劳动力要素的空间正相关性最为突出,即其空间集聚性最强。从变化趋势上看,农业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全局自相关性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地要sI则一直维持在0.14左右。素结构指数的全局性Moran’
由此表明,我国农业土地的空间特性较为稳定,这与其本身较强的空间自然属性密切相关。而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要素的空间自相关程度正逐渐减小,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农业劳动力和资本在收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逐步向更具潜力的地区流动,使得两者在各地区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
。
及其异质性,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计量分析法中的Moran’sI对其进行检验。通常情况下,Moran’sI分为全s作用有所不同。其中,全局性Moran’局性和局域性两种,I的表达式为:
I=n∑∑wij(xi-x)(xj-x)/∑∑wij∑(xi-x)2珋珋珋
i=1j=1
i=1j=1
i=1
n
n
n
n
n
(7)
xi、xj表示i、j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观测值,式中,
xwij为空珋则为n个地区农业要素禀赋要素结构的平均值,j地区的邻接关系,间权重矩阵的元素,表示i、当i地区和jwij为1,wij为0。对于(7)式所取得地区相互邻近时,反之,sI,的Moran’在正态分布的基本假定下,用标准化统计量Z进行检验,即可从整体上验证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sI只是从总体上反映需要说明的是,全局性Moran’了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空间特性,如需更为深入地分析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局域空间相互关系及异质性特征,则要sI及相应Moran散点图(莫兰散点图)利用局域性Moran’
或局部空间关联的显著性(LISA)聚集图等分析工具。局sI的表达式为:域性Moran’
Ii=n(xi-x)∑wij(xj-x)/∑(xi-x)珋珋珋
j=1
i=1
n
n
2
(8)
2.3数据来源与相关说明
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主要包括农业产出和要素
投入两大类,农业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类。其中,本文应用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示农业产出变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资料。在农业要素投量,
入方面,以农作物播种面积表征农业土地要素状况,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代表农业劳动力要素投入,数据都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于农业资本要素投入,于历年
本文的处理方式是先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地区,再结合各地区的支农资金及农民的农业生产支出综合而得,此数据是笔者根据历年《中国农村统计》、《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相年鉴
关原始数据整理计算所得。本文收集整理了1981-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上述指标的面板数据,其中,四川省包含了重庆市,广东省包含了海南省。
Fig.1
图1
1981-2011年农业各要素结构指数的
sI变化全局性Moran’
DiversificationofMoran’sIofstructureindexofagriculturalfactorsfrom1981to2011
3
3.1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演变及全局自相关性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演变特征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各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
4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异质性
sI说明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总体上全局性Moran’
变化,本文计算出了1981-2011年各地区农业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要素结构指数(表1)。各要素结构指数历年均值表明,总体上我国各农业要素比重相当,农业资本要
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但无法反应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局域空间聚集特征。为了更好地揭示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
·99·
构局部空间相关性及其异质性,本文列出了代表性年份农业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结构指数的莫兰散点图和LISA分布图。4.1
农业土地要素结构的时空异质性
由全局自相关性分析发现,我国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1994年前后发生了较大波动,所以本文选择了19811994年和2011年的数据来分析其局部空间聚集情况。年、
图2显示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黑、宁、湘等19个地区属于高高类型,受自然条空间分布,
件所限,农业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藏、青、桂、贵和云五个而与这五个地区相毗邻西部地区的省区为低低型聚集区,
的川、新则属于高低类型区域,吉、鲁、粤三省则属于低高由此表明,我国农业土地要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类型,
1981-2011年我国各地区间性。结合图3、图4可发现,
Tab.1
区域
Region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闵赣鲁豫鄂湘粤桂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
L
19810.370.360.310.280.170.240.100.110.480.430.480.320.410.310.380.330.350.390.360.360.450.400.380.210.330.270.190.210.17
19960.210.210.260.310.190.280.230.130.240.330.350.330.400.370.340.320.330.430.340.400.410.460.410.260.380.320.270.270.17
表11981-2011年农业各要素结构指数
Structureindexofagriculturalfactorsfrom1981to2011
K
20110.180.250.330.360.190.250.230.160.140.250.300.340.410.350.320.390.270.440.450.440.360.430.400.230.390.350.290.230.20
19810.280.300.360.350.450.430.650.390.180.180.200.360.280.290.290.350.280.270.360.360.240.350.370.680.290.390.620.400.43
19960.440.470.440.280.390.370.410.390.350.310.390.380.280.220.350.390.260.240.390.280.230.250.330.610.250.310.490.350.45
20110.660.470.330.280.390.490.380.330.590.360.500.310.340.270.390.260.310.220.290.270.350.260.330.680.270.320.480.380.39
19810.350.340.340.370.390.330.260.500.340.390.320.320.310.400.330.310.370.340.280.280.310.250.260.110.380.340.190.390.41
T19960.350.320.300.400.410.350.360.480.410.360.260.290.310.410.310.290.400.330.270.320.360.300.260.140.360.370.230.390.38
20110.160.270.340.360.420.260.390.500.270.390.200.350.250.380.290.350.420.340.260.290.290.310.270.100.340.330.230.390.41
注:限于文章篇幅,仅列出部分时间各要素结构指数。
·1
00·
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空间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部分吉林省的农业土地要素地区的空间相关类型发生了变化,
结构指数的相关特征已由1981年的低高类型转变为2011年的高高型,浙、沪、京、闽、辽则由高高聚集类型转变为低高型。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空间1994年和本文绘制了1981年、关联的显著区域所在,
2011年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LISA分布图。由图8可以看在众多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属于高高类型的地区出,
中,内蒙古和陕西省始终是显著性较高的地区,黑龙江和上述四个地区成为我吉林也逐渐成为显著性较高的地区,
改革
国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热点区。以上分析表明,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分布在总
体上表现出正相关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异质性。4.2
农业劳动力要素结构的时空异质性
由于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空间自相关的变化趋势较为相近,都在1999年出现了小幅波动,据此本文选取了1981年、1999年及2011年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的截面数据对其局部空间聚集特性进行分析(图5、图6、图7)。总我国各地区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也呈现出正相关性体上,
的空间依赖性,但是局部不稳定区域逐步增多,即本身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较低而周边较高的地区不断增加,在图上表现为位于第二象限的地区由1981年的一个增长至2011年的六个。对比三个时间点还发现,部分地区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的空间集聚类型发生了变化。如北京,
其
Fig.2
图21981年土地结构指数的莫兰散点图
Moranscatterplotofstructureindexoflandin
1981
Fig.4
图42011年土地结构指数的莫兰散点图
Moranscatterplotofstructureindexoflandin
2011
Fig.3
图31994年土地结构指数的莫兰散点图
Moranscatterplotofstructureindexoflandin1994图51981年劳动力结构指数的莫兰散点图
Fig.5Moranscatterplotofstructureindexoflaborin1981
·101·
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先后经历高高-低低-低高三种集宁、蒙、藏四个地区则由低低类型转变为低高聚类型;新、
类型。由此说明我国部分地区间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的这种异质性在过去30年发局部空间集聚也具有异质性,
生了改变。从图9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
力结构指数显著水平较高的地区逐渐地由中东部地区向
西南地区转移,与农业土地结构指数的显著区逐步向东北地区扩张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1981年我国农业劳动1999力结构指数的热点区集中在浙、苏、皖和赣四个省份,年农业劳动力的热点区转移至鄂、湘、赣、贵、云及桂六个2011年,地区,湘、桂、贵成为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较为突出的地区
。
图61999年劳动力结构指数的莫兰散点图
Fig.6Moranscatterplotofstructureindexoflaborin1999图72011年劳动力结构指数的莫兰散点图
Fig.7Moranscatterplotofstructureindexoflaborin
2011
Fig.8
1994年、2011年土地结构指数的LISA分布图图81981年、
LISAdistributioncurveofstructureindexoflandin1981,1994and
2011
1996年、2011年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的LISA分布图图91981年、
Fig.9LISAdistributioncurveofstructureindexoflaborin1981,1996and2011
·1
02·
Producticity[J].WorldEconomicPapers,2007,(5):1-18.][2]沙利臣,刘新生.析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以山东省为
J].农业经济,2011,(2):67-68.[ShaLichen,LiuXinsheng.例[
AnAnalysisonOptimizationoftheAgriculturalProductionFactors.AgriculturalEconomy,Input:ACaseofShandongProvince[J]2011,(2):67-68.]
[3]夏兰.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
2012:30-31.[XiaLan.Researchonthe武汉理工大学,
MechanismandPathoftheAgriculturePolicyInfluenceonRuralEconomicDevelopment[D].Technology,2012:30-31.]
[4]蔡银寅,杜凯.资本投入、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经济增长[J].产业
2009,(3):1-8.[CaiYinyin,DuKai.Capital经济研究,
Investment,MovementofLaborandAgriculturalEconomicGrowth[J].IndustrialEconomicsResearch,2009,(3):1-8.]
5]刁怀宏,[陶永勇.生产要素的配置变化与科技进步:中国1980-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6):2001年农业技术进步率的估计[J]
438-442.[DiaoHuaihong,TaoYongyong.ChangesinAllocationofFactorsandTechnologicalProgress:EstimationofTechnologyProgressRateofAgriculturefor1980-2001inChina[J].Research2003,(6):438-442.]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6]石慧,王怀明,孟令杰.要素累积、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农业增长
.农业技术经济,2009,(3):17-26.[ShiHui,Wang地区差异[J]
Huaiming,MengLingjie.
FatorAccumulation,TotalFactor
ProductivityandRegionalDifferencesofAgricultureGrowthinChina[J].JournalofAgro-technicalEconomics,2009,(3):17-26.]7]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
2012:19-20.[LinYifu.NewStructura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Economics:AFrameworkforRethinkingDevelopmentandPolicy[M].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12:19-20.]
8]赵建欣,[张忠根.要素投入结构变化对中国农业增长影响的实证
.技术经济,2007,(7):69-73.[ZhaoJianxin,Zhang研究[J]
Zhonggen.AnEmpiricalResearchoftheChangeofAgriculturalProductionFactorsonChineseAgricultureGrowth[J].TechnologyEconomics,2007,(7):69-73.]
[9]常向阳,.中国农姚华锋.农业技术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2005,(10):38-43.[ChangXiangyang,YaoHuafeng.An村经济,
EmpiricalResearchonInfluenceFactoroftheTechnologySelectionofAgricultural[J].ChineseRuralEconomy,2005,(10):38-43.]10]HayamiY,RuttanVW.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sPress,2000:223-226.
[11]胡瑞法,黄季焜.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
.中国农村观察,2001,(6):9-16.[HuRuifa,Huang方向[J]
Jikun.TheStructuralChangesintheAgriculturalProductionInputFactorsandtheDirectionof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Technology[J].ChinaRuralSurvey,2001,(6):9-16.]
[12]吴玉鸣.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基于空
J].中国农村经济,2010,,(6):25-37,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
Wuhan:
WuhanUniversityof
5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在探究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原因的基础
上,利用构建的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分析了改革开放30多土地和资本要素结构的演变过年我国各地区农业劳动力、
程,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异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总体上我国各农业要素比重相当,农业资本要素比重略高。从各要素波动状况来看,农业资金要素结构指而土地要素结构指数则最为稳定。数波动最为明显,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要素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中,农业劳动力要素的空间正相关性最为即其空间集聚性最强。从变化趋势上看,农业资本突出,
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全局自相关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全局性Moran’sI则一直维持在0.14左右。
(3)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呈现出局部的时空异质性。部分地区间农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的空间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个别地区与其毗邻地区的空间相关类型发生了变化。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的不稳定区域逐步增多。同时,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指数显著水平较高的地区逐渐由中东部地区向西南地区转移。
农业要素禀赋条件决定了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结构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所在,
才能有效地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农整,
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构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要与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相适应。
农业资本要素结构指数的提高说明我国农业要素结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构正在逐步实现优化升级,
础,但各地区间农业要素禀赋条件的差异性,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应从健全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深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着手,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农业资本、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允许各地区采取针对性、差异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促进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辛翔飞,.世刘晓昀.要素禀赋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J]
2007,(5):1-18.[XinXiangfei,LiuXiaoyun.界经济文汇,
RegionalDifferencesofFactorEndowmentandAgriculturalLabor
·10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
48.[WuYuming.AnEstimationofOutputElasticityofRegionalAgriculturalProductionFactorsinChina:AnEmpiricalStudywithSpatialEconometricModels[J].ChineseRuralEconomy,2010,48.](6):25-37,
[13]夏庆利.基于农业产业化视角的我国农业市场发育研究[D].
2007:79-81.[XiaQingli.Studyon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ChineseAgricultureMarketDevelopmentBasedonAgricultural
第7期
Industrialization[D].Wuhan: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2007:79-81.]
[14]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回归:基于区域性要素禀赋的视
.经济评论,2009,(2):127-132.[HaoDajiang.Spatial角[J]
RegressionofRegionalEconomicGrowthfromtheAngleofRegional2009,(2):127-132.]FactorEndowments[J].EconomicReview,
Spatial-temporalHeterogeneityoftheStructureof
AgriculturalFactorEndowmentinChina
2
WEIJin-yi1,
QIChun-jie1
(1.CollegeofEconomics&Management,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0,China;
2.HubeiRural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WuhanHubei430070,China)
Abstract
StructureofagriculturalfactorendowmentsisthelogicalstartingpointtoanalyzeagriculturaleconomyproblemsinChinaas
wellasthebasicfactorwhichdeterminesagriculturaleconomicgrowth.InordertorevealthegenerallawofagriculturalfactorendowmentstructurechangeinChina,thepaperanalyzedtheevolutionprocess,spaceautocorrelationandheterogeneityofstructureofagriculturalfactorendowmentsofChina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onthebasisofanalyzingthecauseofagriculturalfactorendowmentstructurechangesinChinaandbuildingstructureindexoffactorendowmentsaswellasusingexploratoryspatialdataanalysismethods.Theresultsshowthat:①Therelativepricechanges,thereplacementandliquiditydifferencesaretheinternalfactorscausingendowmentstructurechangeswhiledualeconomicstructure,institutionalobstaclesandexternalenvironmentdifferencesaretheexternalfactors;②Onthewhole,theproportionofagricultureelementsinourcountryisequal,theproportionofagriculturecapitalfactorsisslightlyhigherbutitsfluctuationisthemostobvious,andtheindexoflandelementstructureisthemoststable.Agriculturallaborsharehasrisen,andagriculturalcapitalaswellaslandfactorsharehasdecreasedinsomeprovincesofthesouthwestregionofChina,whiletheproportionofagriculturalcapitalhasincreasedsubstantiallybutagriculturallaborshareandlandfactorshareshowsvaryingdegreesofdeclineineasterncoastalareasofChina;③Structureofagriculturalfactorofourcountryhassignificantspatialpositivecorrelation,andthespatialagglomerationofagriculturallaborelementsisthestrongest.Spatial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allandarerelativelystable,whilethespatialautocorrelationdegreebetweentheagriculturallaborandagriculturalcapitalhassagriculturefactorendowmentsstructurepresentsalocalspatialandtemporalheterogeneity.Thereisangraduallyreduced;④China’
expandingtrendofspatialdifferencesofagriculturallandfactorstructureindex.Forexample,InnerMongolia,Shaanxi,HeilongjiangandJilinarehotspotsofagriculturallandfactorstructureindex;⑤Areaswithunstableagriculturallaborstructureindexincreasedlowtypetolow-hightypeconcentration;gradually.Forexample,Xinjiang,Ningxia,InnerMongoliaandTibethavechangedfromlow-theregionswhoseindexofagriculturallaborstructureissignificantlyhigheraregraduallyshiftingfromcentralandeasterntothesouthwest.Finally,ourpaperproposedthattheconstructionofnew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managementsystem,theoptimizationofagricultureindustrystructureandtheadjustmentofthestructureofforeign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sshouldbeadapttochangesofagriculturalfactorendowmentstructure.Atthesametime,weshouldperfecttheruralfinancialsystemandmechanism,deepenthereformofrurallandsystem,improveagriculturallabortransferandsoontoimproveeveryelementmarketandpromotethe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agriculturefactorendowmentstructureinChina.Keywords
structureindexofagriculturalfactor;heterogeneity;spatialcorrelation;China
·1
0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25卷第7期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l.25No.72015 中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魏金义 1,2 祁春节 1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资源型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刍议 [提要]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既要适应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特殊生命周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
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困境与出路:基于能源技术创新视角的分析 11 郭丕斌,周喜君,李 1 丹,王 婷 2 (1.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山西忻州034000;2.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收效甚微的局…
新疆与周边自然资源互补性分析 提要本文分析新疆及周边国家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及各自的自然禀赋优势。研究发现,新疆与周边国家的资源种类都较多;新疆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周边国家能源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矿产储量较大;新疆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资源互补性。…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