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GIS的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2 13:38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年

基于GIS的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刘升平  

【摘要】:本项研究以多年的省级和县域农业经济数据积累为数据基础,综合应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农业自然灾害处理与分析方法、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建模技术,开展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研究针对目前农业经济统计信息中智能工具缺乏、信息展示不直观、灾害事件处理不精准等问题,开展了基于GIS的农业区域影响信息分析理论研究,构建了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针对我国日益频发的农业自然灾害和农业突发事件,选取旱灾、涝灾、台风等主要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开展农业常态灾害专题分析、灾害事件快速响应、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方法研究;针对农业部市场司的实际需求,基于农业经济数据库,构建了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辅助决策系统。 本项工作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开展了农业区域经济影响分析方法的研究,综合应用GIS技术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将区域农业产业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聚集分布开展区域农业经济影响分析。研发自定义专题图模块,实现任意区域经济影响指标的专题图自动生成,提高区域农业经济影响结果的直观展示能力。 (2)分析了我国农业灾害事件的特点和类型,提出了农业灾害事件管理框架和农业突发事件快速分析方法,实现了农业应急事件科学化、定量化预估分析。 (3)开展了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方法研究,选取危害农业程度高、较为常见和发生频率高的农业自然灾害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区域灾害条件背景、灾害特征、相关作物生产情况,构建了农业自然灾害分析预测模型和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模型,提出了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方法,并以吉林省农业自然灾害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 (4)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实用性、扩展性和人机界面的分析报告自动生成方法,并集成数据动态分析技术和专题定制技术,研建了具有多种灾害分析报告生成、灾害动态数据分析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自动分析报告生成工具,实现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经济指标、不同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分析报告自动生成。 (5)设计并构建了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了自然灾害时空信息快速处理与分析、农业自然灾害与应急事件专题分析、农业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影响分析和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等功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42;P20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子英;陈德萍;官华平;周建农;;我国农业灾害情况的统计及其风险估测[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2 牛聚粉;;基于GIS的应急管理预警信号标准化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徐民英;;论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应急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朱静;唐川;;城市山洪灾害易损性的RS和GIS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林,秦其明,李吉芝,李喆,金川,李杰;基于GIS的城市内涝灾害分析模型研究[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6 单宝艳;;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山东城镇发展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7 贾建华;陈动;王博;王峰;;GIS在应急预案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6期

8 杜小娟;吴华意;龚健雅;;基于GIS的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统计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年01期

9 林富明;;GIS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年03期

10 屈天飞;;论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军;基于GIS空间统计分析的区域房地产动态预警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倩;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与灾害信息共享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雪燕;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系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黄晓东;基于Ajax技术的区域农业产业优势分析与优化工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刘昕雨;GIS技术及路径优化算法在烟草物流配送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明;祝杰;;GIS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葛文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柒广萍;李家文;;广西贺州市脐橙种植气候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4 张帅;李琳一;袁涛;王梅玉;;信息技术在害虫时空动态模拟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5 陈虎;何新华;蒋雅琴;潘介春;朱建华;;龙眼寒冻害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6 崔娟敏;;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辽宁省绥中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7 农万江;罗新宁;李政;熊孝峰;苏永秀;;乐业县种植猕猴桃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其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8 高霞霞;苏伟;谢佰承;陆魁东;高曙;;基于GIS的湖南洪涝灾害农业风险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李景宜;;洪灾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估与区划——以渭河下游洪泛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0 马永;周春平;李小娟;;农作物发病状况空间布局GI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旸;李明峰;衡春杰;张元;;基于ArcGIS和SketchUp的特种行业三维标绘技术研究[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亦锋;;新农村建设视角的江苏省镇域景观规划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燕群;蒙吉军;;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曙霄;孙莉莉;;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贸发展的理性思考——黑、吉、辽三省对外贸易结构比较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伟;郭海英;;谈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丁玲玲;林爱文;;GIS和统计分析软件支持下的湖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李春华;;地铁火灾实时通信系统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8 杨阳;彭宏贵;杨贞文;尹维权;;GIS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许冲;戴福初;姚鑫;赵洲;肖建章;;基于GIS与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10 杨富平;姚清林;黄崇福;曲国胜;赵晗萍;王野;;灾害救援仿真模式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飞;基于Agent船载危险品应急管理资源协同分配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孙云潭;中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欣;应急案例知识库系统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于艳玲;高等院校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林;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赵军;基于GIS空间统计分析的区域房地产动态预警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王玉山;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军霞;西藏隆子县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非线性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亮;基于GIS大连市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江春;小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其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威;湿地保护工程的遥感监测与抽样体系构建[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张志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秀峰;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唐成伟;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及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许雪剑;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旭明;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智斌;江西省七宝山铅锌矿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林俊君;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法律化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世敏;倪永军;冯志强;符圣聪;江静贝;;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S1期

2 李传武;黄润;尚正永;;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秦国明;徐玉芳;陈民生;胡茂刚;;线性规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4 朱春江;唐德善;;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5 唐蓉;;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灾害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6 丁文广;王秀娟;胡莉莉;刘剑;;我国与发达国家灾害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7 刘国庆;徐刚;刘颖;;基于GIS的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8 顾晓薇,李广军,王青,刘建兴,丁一,刘敬智;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5年03期

9 陈宇达;汪新庆;刘艳梅;李伟忠;;地质灾害数据共享平台下共享和互操作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10 钱大琳,刘峰;决策支持系统的再认识[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红宇;[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肖运来;我国油料作物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及效率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张明志;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4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马惠兰;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6 罗智;比较优势理论下我国各等级项目群体的区域分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韩立达;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建涛;基于Web的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郭峰;基于大系统控制的房地产预警系统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牛聚粉;基于MapX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薇;城市洪水风险分析及基于GIS的洪水淹没范围模拟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赵思健;GIS模型在城市内涝灾害分析、评估和对策中的应用[D];汕头大学;2003年

3 徐敬海;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4 钟勇;基于Geodatabase的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大学;2004年

5 任红岩;西北区域经济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张先浩;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卫玮;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最优路径算法研究与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清明;土地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中的坐标变换模型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06期

2 杨燕琼,陈义刚;用RS、GIS方法探测白云山景观资源情况[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袁凤军,廖声熙;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我国林业上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2年S1期

4 安国强,王明晶,方学蜜;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芝罘区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王玉宝,何武全,尚虎君;GIS技术在灌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3年03期

6 于磊,张柏,宋开山;GIS支持下的黑龙江省中部黑土区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年02期

7 胡良军;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指标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8年05期

8 谈建国,陆贤,杨秋珍;基于GIS的蔬菜暴雨灾害损失评估业务系统[J];上海农业学报;1998年03期

9 陈怀亮,冯定原,邹春辉,关文雅;土壤质地对遥感监测干旱的影响[J];河南气象;1999年03期

10 刘春,李乔,刘妙龙,奚长元;基于1:1000数字地形图的土地利用现状数字成图[J];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婷;张书亮;;丽水市GIS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蔡红艳;张树文;杨久春;;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区域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区-以吉林省为例[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柳林;李万武;卢秀山;;GIS三维动态符号库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庄学强;李品芳;;基于GIS的海运液化气泄漏事故应急信息系统[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邢怀学;葛伟亚;董志高;田福金;;基于GIS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为例[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6 薛正哲;马强;;基于GIS的煤矿测绘管理信息系统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机电装备及信息化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7 罗芳;安廷波;;基于组件技术进行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余昊;吕文彦;吕婷;王吉田;秦雪峰;王国昌;王刘豪;王运兵;;基于GIS的河南蝗虫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9 曾涛;何玉良;钟江文;;基于多GIS平台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案——以栾川钼钨矿评价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10 钱云飞;;基于ArcEngine的基础GIS数据符号化与显示[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英;[N];光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记者 李大庆;[N];科技日报;2010年

4 刘建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娟;[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6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王亮;[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记者 刘修兵;[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立实;[N];中国测绘报;2009年

9 李响;[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巍巍;[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升平;基于GIS的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曹月娥;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3 杨同辉;宁波市新农村GIS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春;基于VR/GIS一体化城市微观交通虚拟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马海民;基于面向对象的高速铁路网络资源时空GIS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7 李伟;GIS内多绝缘缺陷产生混合局部放电信号的分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杜君;基于GIS的我国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虞汉华;基于GIS的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基于分布式存储的移动GIS技术与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黄仪;基于GIS的宝安区收地拆迁管理信息系统研发[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詹伟;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曾春阳;基于GIS的小班立地因子提取与立地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蒋熠;基于GIS的“数字园林”系统设计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阚龙攀;GIS技术在林业制图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培斯;城市排水管网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淼;基于GIS的军用通信网管线资源管理与决策系统设计及实现[D];东北大学;2008年

9 曾爽;H市数字城管GIS平台升级探索[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伟;基于GIS平台的渤海湾水质指标分析模型[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农业自然灾害区域影响分析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2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