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华大学》 2012年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李帅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农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基础,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形成了一些优势农产品。但在农产品的品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农业科技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尽可能的实现农业产出的最大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数据分析、比较分析,运用比较优势和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优化思路和政策建议。 首先,,本文介绍了湖南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回顾了农业产业相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 其次,运用比较优势和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对湖南省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得到以下结论:(1)湖南省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为谷物、稻谷、油料、油菜籽、麻类、烟叶、茶叶;小农业、渔业和畜牧业是湖南省农业的主导产业。(2)湖南省农业生产关联度较大的农业部门或农产品,大多数是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部门或农产品。这说明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3)比较优势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显示,湖南省在一些农产品生产上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这说明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优化的空间。 再次,在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对影响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土地资源、生产规模、科技、政府投入等是影响其优化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 最后,提出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及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和对农业产值关联度大的农业部门和农产品是湖南省农业发展的重点,应该重视其生产结构的优化;同时要采取措施打破农业生产的瓶颈,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亢霞;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袁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晶;;新时期湖南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脆弱性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李长才;;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詹晶;;湖南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与关键问题[J];东南亚纵横;2007年06期
4 黄小平;;湖南省财政支农政策及其绩效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范安瑞;;基于比较优势的广东省种植业结构调整[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6 曾福生,李娜;比较优势与湖南农业结构调整[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胡晨光;程惠芳;杜群阳;;集聚经济圈集群产业的扩散与转型——基于多元化集群产业结构演化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0年07期
8 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学家;2011年02期
9 余子鹏;刘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要素效率关系分析[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10 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亢霞;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袁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田伟;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生产效率及比较优势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慧青;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孚文;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晗;湖南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磊;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罗新平;湖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周梦;湖南省农产品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Ethnic Regions in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5期
2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廉同辉;;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盛国勇;夏厚俊;吴晓斌;;湖北渔业集群化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5 王敏;邹冬生;周贤军;蒋良勇;;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国内比较优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6 夏敏;周凌云;瞿忠琼;徐梦洁;;黄淮海平原县域农业资源丰度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7 杨丽娟;;信息熵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8 宋华;陈天宇;;安徽省科学研究事业投入产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9 师学萍;龚红梅;姚新华;;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10 孙海潮;卢道文;万金红;祁国宾;王永士;牛永锋;王海莉;;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慧;;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SCP理论分析[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驰;顾成友;;基于供需结构视角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之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林;;江西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刚;;海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秦皇岛为例[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田文林;李荣;;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靳共元;杨振东;;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 突出特色——简论西部工业化道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磊;;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8 曹力维;何波;廖婴露;;城乡统筹下产业耦合研究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晗;吕杰;;沈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结构的熵分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俊凤;;沙产业理论与内涵[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4 罗光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玉宝;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向春;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郑洪涛;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孟庆丰;我国矿企海外矿业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方平;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艳丽;中国柑橘类鲜果出口贸易流向与流量的制约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颖;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效应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曹梅玲;中国大蒜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黄兴友;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宋志博;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永久;;合肥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胡明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3 刘明;刘晓红;;我国农产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4 刘军;;金融支持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9期
5 皮向红;皮业林;刘军;;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1期
6 胡宗良;;产业结构对就业效率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7 严茂超,李海涛,程鸿,沈文清;中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分析与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8 李增梅;李桃;;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9 ;湖南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思路与措施[J];中国茶叶;2006年02期
10 胥长寿;国外农业产业化对我国的启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群元;喻定权;;湖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面临的难点与对策[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健;[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章力建 董红敏 蔡典雄 李玉娥;[N];农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平;中国农业结构变革与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张哲;西北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区域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辛毅;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及其对农产品贸易的含义[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赵剑峰;中国奶业结构—行为—绩效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孙中和;辽宁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8 侯丽薇;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季刚;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资源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10 袁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正勤;农业市场化与农业增长中的结构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2 朱燕燕;北京市环境-经济系统基于能量的协调发展评估--EMA能值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2年
3 汪细伍;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发展[D];湖南大学;2003年
4 李助南;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曾球;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申小莉;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组织生成机理和运营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7 李荣;湖北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玉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继展;江苏省农业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及预测[D];江苏大学;2005年
10 杨丙山;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莉,王兆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J];云南农业;2000年08期
2 马威,李华;关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11期
3 王荣贤,胡宏,沈燕;正确处理好农业产业结构的几个关系[J];农村经济;2001年10期
4 肖万春;创造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良好宏观环境[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2期
5 傅世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农民致富步伐[J];探索与求是;2001年01期
6 ;结合实际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J];云南农业;2001年11期
7 林长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J];湖南农业;2001年02期
8 林龙飞;试论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J];福建农业;2001年04期
9 林芬,许一芳;推进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和方向[J];福建农业;2001年11期
10 王义堂 ,董建勤 ,林治波;农业的根本出路:依靠科技——山西省绛县依靠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启示[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卫;;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坚持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题不断增加石山区农民群众收入[A];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邱秀丽;;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走科技领先之路[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4 王冠男;郝尚华;;浅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郑玉芳;张素莉;;应对入世 围绕增收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邹进泰;彭玮;;论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张建华;;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地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杨玉建;张秀兰;朱建华;季明川;;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空间优化和模式分析[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殿清;;调整优化呼和浩特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几点思考[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英俊;王明利;;论牧草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发展布局[A];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 杨明;[N];承德日报;2009年
2 王晓波;[N];焦作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静;[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4 本报独山记者站 袁燕;[N];黔南日报;2012年
5 通讯员司丽娟;[N];哈密日报(汉);2012年
6 王凤起;[N];菏泽日报;2007年
7 实习记者 杨文浩;[N];吐鲁番报(汉);2008年
8 曾祥添;[N];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明;[N];绵阳日报;2011年
10 胡继江;[N];贵州民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孟林;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尚欣;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生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伶利;白城市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郁芃芃;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杨笑嫣;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轶冰;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比较及启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龚晓光;湖北省农业产业优势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6 赵玲;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7 李帅;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8 王敏;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探析[D];吉林大学;2013年
9 陈信文;蚌埠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10 陈炜;水资源约束条件下民勤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