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8-03-19 22:48

  本文选题:西部地区 切入点:农村发展 出处:《西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农村发展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农村发展仅仅指的是抛开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而广义的农村发展既包括狭义的农村发展,也包括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本文所研究的农村发展即是广义的农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发达国家是制约全球经济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不发达国家中的农村又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迅猛,但仍然未能解决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差距依然是我国的基本问题。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发展问题于我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西部地区相比中部、东部地区更为落后,所以,本文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从农业、农民和农村三个方面构建了测度农村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西部大开发为始点,利用2001-2012年间的统计数据,对西部从总体和各地区两个层面进行量化测度,并最终给出评价和政策建议。从西部总体层面来看,2001-2012年间西部总体的农村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说明西部农村发展整体态势良好,而增长率的不稳定主要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政府政策的变化所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认为应当从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力两个方面着手。从西部各地区自身的农村发展变化来看,每个地区都和西部总体增长态势一致;而从西部各地区之间的比较来看,西部的北部地区农村发展水平较好,而西部的南部地区农村发展水平相对较差,西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2001-2012年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缩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措施建议来解决以上问题:第一,提高农民收入;第二,提高农业生产力;第三,加强西部地区小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第四,突出地域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缩小内部差距。
[Abstract]:Rural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The narrow sense of rural development only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without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and farmers, while the broad sense of rural development includes both narrow and narrow rural development. It also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armers. The rural development studied in this paper is a broad sense of r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are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rural areas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are also the main problems that hinder their development. Although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rapi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has still failed to solve the imbalance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still the basic problem of our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is more backward than the central part of China, so this paper takes the western reg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premise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ba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s,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s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2001 to 2012.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western region from the overall and regional levels, and finally gives the evaluatio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western region, the overall r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western region i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during 2001-2012. I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good, and the instability of the growth rate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and domestic government policies.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we should start from two aspects: raising farmers' incom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ur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each reg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verall growth situa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west has a better level of rural development, while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west has a relatively poor level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 gap within the western region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narrowed in 2001-2012.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first, to raise farmers' income; second,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ird,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small towns in the western region in driving rural areas; and to highligh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4th. Achieve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and narrow the internal gap.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在更高层次上提升苏州协调发展水平[J];宁波通讯;2004年08期

2 牛根生;;带工具的人[J];企业管理;2008年06期

3 荣天厚;;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展示文明成果 提升发展水平[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年07期

4 钟庆君;;农村社区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6期

5 沈越;;1985年前罗马尼亚将进入经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的行列[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1期

6 陆震;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第77位[J];社会;1988年07期

7 翟边;;社会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法[J];世界知识;1988年04期

8 ;一九八九年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前十名[J];经济体制改革;1991年02期

9 孙明玺;在地区向市场过渡的条件下建立企业家活动的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1期

10 来万萍;湖北省社会发展水平的现状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199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城;;我国八大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伍忠辉;伍忠仁;;我省贫困地区现状及其开发问题浅议[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3 吴振华;钟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解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长娟;谢子远;李肖钢;;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供求状况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影;陈美英;;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沛;李相如;王全昌;;对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水平和运行模式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赵安周;;西安旅游业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互动关系检验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瞿林东;;论传统文化与企业的联盟[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五·企业文化专辑[C];2007年

9 尹瑜;;用最前沿的理论 关注基层的发展——谈如何提升县城经济的发展水平[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戈军珍;;企业家思维与企业发展[A];冀农杯2008“绿色奥运”科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赵为粮;“巩固提高”中职发展水平,从何入手?[N];中国教育报;2014年

2 记者 王晶晶;提升发展水平 推动转型升级[N];张掖日报;2014年

3 记者 王利英;加强服务 培育龙头 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N];鹤壁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马晓芳;农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N];昌吉日报(汉);2014年

5 记者 王利英;坚定信心决心 提升发展水平[N];鹤壁日报;2014年

6 本报评论员;持续抓好项目建设 不断提升发展水平[N];甘肃日报;2014年

7 记者 李发伟 实习生 陈养民;解决基层问题 提高发展水平[N];咸阳日报;2009年

8 记者 苏靖;我省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N];浙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我省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6位[N];福建日报;2010年

10 广东省委常委 深圳市委书记 王荣 本报记者 胡谋 整理;不抓社会建设,发展就没基础[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志亮;中国生产力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姚晓东;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敏;城乡统筹的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2 冯丹;四川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测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梁小翠;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美琴;青海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郝朔;衡量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社会性指标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樊建财;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及效率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孟霞;1990年以来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晓;中国区域3E系统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崔悦怡;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D];西北大学;2015年

10 李奥;基于ESDA方法的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3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3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