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东北地区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0 15:22

  本文选题:农地经营规模 切入点:农业收入 出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探讨农地经营规模对不同形式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为东北地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及农地流转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构建农民农业收入的C-D生产函数模型,剖析农地经营规模对东北地区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地均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劳动力数量对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地均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影响不显著;地均农业生产支出对农业纯收入、地均农业纯收入及劳均农业纯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域(辽宁省)和年份变量对农业纯收入、地均农业纯收入及劳均农业纯收入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农地经营规模扩大有效增加了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然而未能有效提高地均农业纯收入。未来东北地区农地制度改革及相关政策调整,应重点解决如何提高农地利用的地均收益的问题。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scale on different forms of farmers' agricultural income, and provides a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ppropriate scal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the policy of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C-D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of farmers' agricultural income is construc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farmland management scale on farmers' agricultural income in Northea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of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net agricultural income and the net agricultural income. But it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net agricultural income of the local average, the quantity of labor forc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net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in Northeast China, but 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net agricultural income of the local average and the average agricultural income of the labors. The expenditure of local avera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net income of agriculture, the net income of land average agriculture and the net agricultural income of labors, the regio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 year variabl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net agricultural inco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ansion of farmland management scale in Northeast China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net agricultural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the average agricultural income. However, the net income of land use can not be raised effectively. In the future,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land system and related policy adjustment in Northeast China should focus on how to improve the average income of land use.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村镇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148,71341049)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13H002) 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基金项目(14QC32)阶段性研究成果资助
【分类号】: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君锋;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变革的回顾与启示[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邵书慧;;农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经济学思考——基于荆州市农地经营现状的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褚伟强;;浅析较发达地区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4 许芳;;农地经营权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决策意愿博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3年05期

5 王诚德;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地经营制度变迁——关于家庭小规模农地经营制度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0年05期

6 于长胜;;工商企业介入农地经营的风险[J];中外企业家;2013年31期

7 许方;;农地经营权集中模式的减贫效应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8 赵冈;历史上农地经营方式的选择[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02期

9 朱雪欣,雷国平;黑龙江省农地经营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年02期

10 王龙;;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宁夏生态移民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曾艳华;吴英;;推进我国农地经营集约化[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力;李蕙岚;;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地经营模式创新的关联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3 陈秧分;刘彦随;王介勇;;东部沿海地区农户非农就业的农地经营行为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高魏;;浅论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远 蔡颖 周勉 白田田;农地经营权抵押试点进深水区[N];经济参考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李果;成都探路农地经营权抵押 风险把控仍待完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3 记者 林远 张莫;宜信拟试水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N];经济参考报;2014年

4 记者 王懿;首款农地经营权流转信托试水[N];上海金融报;2013年

5 陈宇峰;我们要走的改革路,还有多长?[N];财经时报;2007年

6 记者 林远 刘海;四川首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落定[N];经济参考报;2014年

7 翁仕友;农地经营权抵押是大方向[N];经济观察报;2008年

8 记者 刘莉;温江122.53亩农地经营权获贷62万[N];四川日报;2014年

9 张华;农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科学探索[N];宁波日报;2008年

10 湘潭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周靖祥;规模化农业应有中国式选择[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向敏;不同资源依赖情境下农民对农地经营制度认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孙全亮;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晋丽;辽宁省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郭秀兰;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李思冉;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丹丹;滕州市农地经营制度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李更生;农户农地经营决策行为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6 强妮;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金生霞;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资料的匹配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8 陈晓霞;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及法律对策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639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39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