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机制与路径: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体系协同发展研究——以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22 04:17

  本文选题:产业集群 切入点:区域物流 出处:《价格月刊》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与区域物流体系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产业集群,但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群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不明确、产业配套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逐渐突显。在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价值的基础上,结合亳州中药材产业集群的现状,构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体系协同运行的物流外包、资产整合、股权合作三种机制,并针对三种运行机制分别提出了联合采购、集中仓储、共同配送,物流功能协作、建立物流联盟企业,新设股份制中药材物流企业等实现路径。
[Abstract]:The upgr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logistics system, and they complement each other. Bozhou has the larges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cluster in the country, bu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scale, the organized degree of cluster enterprises is low.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not clea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upporting service platform is lagg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value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regional logistic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ozhou tradi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cluster,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ree mechanisms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asset integration and equity cooperation, in which industry cluster and regional logistics system work together, and puts forward three kinds of operation mechanisms: joint procurement, centralized warehousing, joint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function coope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logistics alliance enterpri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joint-stock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other ways to achieve.
【作者单位】: 亳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研究——以亳州中药材物流为例”(编号:AHSKY2015D69)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6.12;F3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景新;王鑫;;以产业集群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7期

2 梁海燕;农村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地方政府作用[J];农村经济;2005年06期

3 申素熙;梁月荣;;中国茶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发展[J];茶叶;2012年02期

4 王兆君;张占贞;;芬兰、意大利林业产业集群演进对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3期

5 杨一波 ,赵克金;全省实施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湖南林业;2005年09期

6 马颖;佘廉;刘明菲;;基于产业集群的武汉城市圈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J];理论月刊;2006年10期

7 李小琴;;产业集群的必然抉择[J];中国牧业通讯;2006年22期

8 卞智勇;;乡村产业集群与农村城市化关系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11期

9 张曼婕;;湘西猕猴桃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9期

10 陈弘;;前置条件、内在动力与多维模式选择:自中药产业集群观察[J];改革;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春和;孟函勇;;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构建[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2 占响林;;发展麻城涉水产业集群的思考[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尚华;发展绿色经济 做大产业集群[N];闽西日报;2014年

2 记者 刘真辉;重点突破,构筑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N];牡丹江日报;2014年

3 马志东;推进衡水产业集群发展意义何在[N];衡水日报;2007年

4 锡粮;无锡布局四大产业集群[N];粮油市场报;2008年

5 杨琨;河北认定4个扶贫开发产业集群片区[N];农民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张云;我省将重点打造三大粮食产业集群[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7 记者 黄琳;新增工业用地全用于发展产业集群[N];辽宁日报;2011年

8 赵丽娜 闫慧;山西打造三大粮食产业集群[N];粮油市场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买天;河南3年培育200个产业集群[N];农民日报;2013年

10 朱有志 郭勇;以利益杠杆引导乡村产业从集聚转向集群[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红娜;我国城乡统筹与小城镇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阮建青;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农村工业化萌芽与成长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李正军;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红;基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山东省鲆鲽类养殖企业行为及绩效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相晓颖;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业企业融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朱大伟;安徽虚拟茶产业集群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4 裴志北;冀中南地区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5 牛克晖;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翟玉威;中草药产业集群对定西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王颖曼;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8 黄海;岳阳县生猪养殖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卫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宪平;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关系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47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47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