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收入水平的协调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3 06:29

  本文选题:粮食生产格局 切入点:地方财政收入 出处:《经济地理》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地理集中度的分析方法,基于1978—2014年粮食主产区历史数据,构建CGR和CGI指数对我国粮食生产、地方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情况看,1978—2014年的30多年里,无论"粮食—财政"协调度,还是"粮食—收入"协调度都有所好转;从空间分布看,CGR和CGI指数显示,全国粮食主产区"粮食—财政"协调度和"粮食—收入"协调度的地理分布有很大改变,东北作为新兴的粮食主产区,协调程度往往由非常协调转向不协调,东部和南部省份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从时间趋势看,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省份情况越发不协调,无论CGR还是CGI指数均显示,黑龙江省、河南省等最大的产粮大省,都属于最不协调的地区,而与之对应的一些东部、南部沿海发达省份协调度有所改善。
[Abstract]: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from 1978 to 2014, using the method of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CGR and CGI index to analyze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ncome of local farmer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more than 30 years from 1978 to 2014. Both the "grain-fina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grain-income" coordination have improved;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CGR and CGI indices show that,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grain-finance" and "grain-income" in th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of the whole country has changed greatly. As a newly emerging grain producing area,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is often changed from very coordinated to uncoordinated.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provinces show the opposite trend. In terms of time trends, the situation in the provinces of the largest grain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ncoordinated. Both the CGR index and the CGI index show that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nan Province, and other largest grain-producing provinces, These are among the most uncoordinated areas, while some of the eastern developed southern coastal provinces have improved coordin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出版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71303041)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6(UNPYSCT-2016015)
【分类号】:F323.8;F32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照新;徐雪高;彭超;;农业发展阶段转变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思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余志刚;;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效率及影响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辛岭;蒋和平;;产粮大县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协调性研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02期

4 李平;居占杰;;基于气候变化视角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贾贵浩;;从主产区农民收入变化看粮食安全问题[J];中国统计;2014年06期

6 娄厦;刘慧萍;张德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协调性比较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6期

7 张改素;丁志伟;王发曾;;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5期

8 封志明;刘晓娜;;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年02期

9 邹金浪;杨子生;;不同城市化水平下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及其政策启示——以江西省和江苏省为例[J];资源科学;2013年02期

10 龚波;肖国安;张四梅;;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湖南粮食产量预测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忠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鹏岩;李颜颜;康国华;孙东琪;卢谦成;周志民;;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密度测算及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8期

2 张锦宗;梁进社;朱瑜馨;周小钟;;土地资源和GDP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17年07期

3 齐蘅;吴玲;;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收入水平的协调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7年06期

4 熊琳;张平宇;谭俊涛;刘文新;;东北三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特征[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5 马淑燕;杨德刚;霍金炜;夏富强;;和田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与分布差异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7年03期

6 张立新;朱道林;谢保鹏;杜挺;王兴;;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基于180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7年04期

7 黄彭;郝妙;魏琴;游玲;;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四川油料作物单产预测[J];贵州农业科学;2017年04期

8 李豫新;陈晓萌;;新疆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匹配关系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7年04期

9 于元赫;李子君;;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政策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17年04期

10 张改清;张建杰;;粮食大省农地边际化进程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珍彩;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2 王娜;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行为研究与政策分析[D];江南大学;2016年

3 龚波;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的宏观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4 王志风;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f ;王美艳;;从穷人经济到规模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挑战[J];经济研究;2016年05期

2 程国强;;我国粮价政策改革的逻辑与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02期

3 赵阳;张征;;当前的粮食形势与政策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04期

4 卢凌宵;刘慧;秦富;赵一夫;;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07期

5 黄季q;王丹;胡继亮;;对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的思考——基于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5期

6 陈锡文;;中国农业面临着什么压力[J];中国老区建设;2015年02期

7 陈锡文;;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J];学习月刊;2014年15期

8 谭砚文;杨重玉;陈丁薇;张培君;;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绩效与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5期

9 辛岭;蒋和平;;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现状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01期

10 娄厦;刘慧萍;张德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协调性比较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肖琴;粮食补贴政策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梁红梅;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D];浙江大学;2011年

4 宋莉莉;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及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吴连翠;基于农户生产行为视角的粮食补贴政策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淑萍;我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牛海鹏;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蒋文俊;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提供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金波;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吉;;中部六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分析[J];科技广场;2013年03期

2 李文忠;游斌;;天津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的研究[J];经济问题;2014年04期

3 胡鑫;李萍;朱红梅;;长沙市土地利用协调度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4 王灵芝;马继红;孙明晨;刘惠清;;集安市人参用地效益及协调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王静;谷湘;周宗放;;团体贷款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探讨——用系统协调改进模型考察[J];当代经济;2011年19期

6 毛智勇;李志萌;杨志诚;;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测评及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7 王乃茜;徐浩;;云南省丽江市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梁辰;袁春;周伟;李爽;;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耕地系统协调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9 赵颖智;;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度研究[J];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03期

10 何晔;王方民;;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燕红;胡星;潘兆宇;张成智;田高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2 刘湘源;李小玲;陈瑛;;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系统设计[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思萌;河北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协调性评价及其调控[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2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52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c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