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县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
本文选题:土地利用格局 切入点:格局优化 出处:《经济地理》2016年08期
【摘要】: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3S技术,采用Matlab编程,建立土地利用格局元胞自动机优化模型,对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经本文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具有较好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能力。2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后,研究区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从格局变化的环境效应角度出发,耕地面积应控制性的减少,其他用地类型面积适当增加,特别是林地面积亟待大幅提升。3经优化,研究区林地和草地较为集中,建设用地空间分布较为分散,耕地的空间分布大致和现状保持一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敏感地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变化均直接与耕地的变化相关,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
[Abstract]:The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patter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This paper takes the grain producing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Bayan County as the research area, using 3s technology and Matlab programming.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cellular automata for land use pattern wa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land use pattern of the study area in 2020.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improved by this paper has better ability of land use pattern optimization. 2. After optimizing the land use pattern,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grassland area in the study area are reduced. The area of wood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pattern change,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should be reduced in a controlled way, and the area of other types of land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increased, especially, the area of forest land should be improved by 3. 3. In the study area, the forest land and grassland are concentra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s scatter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s rou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sensitive areas of land use pattern change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regions; The change of grass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change of land use pattern has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N151406001、N130714001)
【分类号】:F30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清丽,陈友飞,王国杰;福建省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J];福建地理;2004年04期
2 徐霞,王静爱,贾海坤,高琼;内蒙中部地区不同生态区土地利用格局分布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3 张永民;周成虎;郑纯辉;李立伟;;沽源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多尺度模拟与分析[J];资源科学;2006年02期
4 史同广;张明亮;郑国强;翟荣新;;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及复垦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3期
5 罗艳;杨树华;徐淑升;谭志卫;;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趋势预测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06期
6 宋乃平;张凤荣;;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与机理[J];地理学报;2007年12期
7 杨翠林;秦富仓;朱丽;邬鹏程;;奈曼旗大沟头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4期
8 陈丹丹;鲁成树;吕军;张明锋;;安徽省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及其预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4期
9 邓祥征;林英志;战金艳;何书金;;基于栅格数据的土地利用格局解释模型及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10 吴桂平;;不同尺度转换方式对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的影响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琴;董玉祥;;广州土地利用格局与效益耦合关系探讨[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2 邵一希;李满春;陈振杰;杨康;;地理加权回归在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模拟中的应用——以常州市孟河镇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菊;郑林;;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驱动力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峥;石培基;陈颖;许晓霞;刘英英;;甘州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评价[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德林;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与生态功能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2 傅瓦利;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章戈;基于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雨洪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倩;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D];南京大学;2014年
2 范晓锋;基于ANN-CA模型的珲春市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王丽娜;山东省土地利用格局及其驱动因素[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灵芝;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荣;哈巴河县土地利用格局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模拟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杨霞;奈曼旗大沟头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7 林源;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袁晓婷;职住分离背景下的城市新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9 陈强;以防控侵蚀为目标的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卫伟;陕北杜甫川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59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5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