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本文选题: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切入点:主成分分析法 出处:《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发达区,包括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重点潜力区即南沙区;资源组合区是(新)黄埔区。根据各分区的差异性,提出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根据各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具有合理性,能为广州市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Abstract]:[objective] Land use zoning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overall land use planning, which is to rationally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land us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land use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uangzhou, combin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the paper selects the structure of land use and the degree of land development. The index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zoning of land use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SPSS19.0 software, the first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were extrac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first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s a new sample data, Guangzhou i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of land use areas: central developed area, including Liwan Distric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cluster zoning.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cluster zoning, Guangzhou i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central developed area, including Liwan district. Haizhu District, Tianhe District and Yuexiu Distric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rea, including Baiyun District, Panyu District, Huadu District, Zengcheng District and Conghua District; key potential area, namely Nansha District; Resource combination area is (New) Huangpu Distric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re put forward. [conclusion] it is reasonable to divide Guangzhou into four types of land use areas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land use conditions of each distric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compil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in Guangzhou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2014ZM00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剧烈变化环境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时空演变及其不确定性研究”(51579105)
【分类号】:F3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雅楠;李贝;杨伟州;张蓬涛;;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地利用景观分区研究——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2期
2 黄潇迪;汤小华;;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泉州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3 禹洋春;刁承泰;蔡朕;孙秀锋;左太安;;基于聚类分析法的西南丘陵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2期
4 邓永旺;王成;杨庆媛;何春燕;;县域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以重庆云阳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6期
5 徐博;雷国平;张慧;汤思阳;周晓飞;张冰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GIS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以黑龙江省红兴隆垦区五九七农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2期
6 文胜欢;师学义;和文超;邵泽慧;孙静静;;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2年02期
7 尹珂;肖轶;;基于空间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6期
8 潘竟虎;刘扬;石培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GIS的统筹市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甘肃天水市为例[J];土壤;2011年04期
9 王炯;许月明;郭庆;;基于聚类分析法的保定市土地利用分区及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年02期
10 陈怀录;徐艺诵;许计平;杨冬雪;冯东海;;层次聚类分析法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琼;湖南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瑞娜;齐伟;李乐;蒋文惠;曹向生;;基于流域的山区景观格局分析和分区研究——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07期
2 禹洋春;刁承泰;蔡朕;孙秀锋;左太安;;基于聚类分析法的西南丘陵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2期
3 邓永旺;王成;杨庆媛;何春燕;;县域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以重庆云阳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6期
4 文胜欢;师学义;和文超;邵泽慧;孙静静;;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2年02期
5 乔蕻强;刘秀华;李让恩;;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现实潜力测算及分区——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2期
6 王德光;胡宝清;饶映雪;李文慧;;基于网格法与ANN的县域喀斯特土地系统功能分区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2期
7 赵丽;朱永明;付梅臣;张蓬涛;曹银贵;;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8 黄建生;屈百达;;无锡市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9 王晓妍;董海源;杨洋;;县级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划分与调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年05期
10 任静;陈亮;;基于SRTM-DEM的河南省地貌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J];河南科学;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2 方华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现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3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4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5 樊杰,吕昕;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6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7 陈立民;海河流域山西省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23期
8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新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蔡邦成;陆根法;陈小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运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云鹏;基于主体的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黄旭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堵河流域产流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Laari Prosper Basommi;加纳西北部矿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以及对水质和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8 王亮;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张瑜;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梁栋栋;基于动态邻居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拟及生态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江淑芳;朝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遥感估算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帅;宁夏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李储强;海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70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7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