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ZMD市涉农银行金融扶贫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23:21

  本文选题:涉农银行 切入点:金融扶贫 出处:《郑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消除绝对贫困、逐步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截至目前,按照中国最新扶贫标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00多万人,扶贫开发任重道远。新时期的金融扶贫工作要求金融机构要准确关注脱贫攻坚任务中的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实现金融需求的精准对接,创新金融服务体制和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协调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统筹,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不断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户到人,力争让每一个符合条件且有信贷需求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获得贷款,努力让每一个有金融服务需求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为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河南省是我国扶贫的主战场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省尚有53个贫困县、8103个贫困村、440万贫困人口,要实现如期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具体到ZMD市,截至目前,全市还有7个贫困县、682个贫困村,44.5万贫困人口,全市市贫困人口总量占全省近十分之一,是全省扶贫开发形势最为严峻的省辖市之一,扶贫攻坚离不开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尤其作为农业大市,ZMD市更是离不开涉农银行的深度参与。重点是要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围绕解决贫苦户担保难、贷款难问题,以产业带动为重点,做大做强扶贫特色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增收致富步伐。本文以涉农银行的金融扶贫为研究对象,围绕涉农金融机构如何突出精准扶贫这一关键,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金融理论,采用案例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并借助数据等表达方法对金融扶贫工作开展的现状入手,利用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切合辖区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对辖区加快转变金融扶贫开发方式,构建金融机构、市场、政府和社会协同推进的金融扶贫大格局,并以此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Eliminating absolute poverty, gradually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ultimately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ar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m. Up to now, according to China's latest poverty alleviation standards (annu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is 2800 yuan), China still has more than 70 million poor peopl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have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new era, financial aid work requir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key people and key tasks in the task of overcoming poverty, to realize the precise docking of financial needs, and to innovate the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and policy measures.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work,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accurate support and overall driving, coordinate financial policies with pro-poor policies, insist 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risk prevention, and bas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Continue to promote financial services to households in poor areas, and strive to provide easy access to loans to every eligible and needy population with credit needs. Strive to enable every poor population with financial service needs to have easy access to modern financial services, and provide a strong financial support for winn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in 2020 and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Hen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in battlefield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By the end of 2015, there were 53 poor counties, 8103 poor villages, and 4.4 million poor people in the province. The task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on schedule is very arduous. In ZMD, there are still 682 poor villages and 445000 poor people in 7 poor counties. The total number of poverty-stricken people in the whole city accounts for nearly 1/10 in the whole province,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vinces in the province in the situ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Poverty alleviation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as a big agricultural city, the city of ZMD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deep participation of agricultural banks. The key i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innovate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focusing o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poor households' guarantee and loans, and focusing on industry-driven. Expand and strengthen the leading industri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uperior industries, speed up the pace of income and enrichment of poor areas and poor people. This paper takes the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he agriculture-related ban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evolves around the key point of how the agriculture-rela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ighlight the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Comprehensive use of region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 statistics, finance,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and other financial theories, using case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ith the help of data and other expression method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nd make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area under the jurisdiction and have strong maneuverabilit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to construct the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attern promoted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rkets, governments and society, an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poor areas, and to w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F83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晓虹,王利;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创新与深化[J];财经科学;2002年S1期

2 ;论科学的金融发展观[J];中国金融家;2005年04期

3 贺建新;;心有千千结——写给《金融经济》出版300期[J];金融经济;2007年05期

4 公是问;;“点”击《金融经济》[J];金融经济;2007年11期

5 初晓英;;浅谈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6 张旭;;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析[J];时代金融;2012年15期

7 韩飞龙;;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析[J];中国外资;2013年18期

8 张晓燕;;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分析[J];商;2014年03期

9 韦力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12期

10 祝恩民;金融经济国际化刍议[J];理论界;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锡良;;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体考察[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杨涤;;“金融核心论”的经济学涵义[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3 巩固;;后危机时代浙商发展的金融法律政策研究[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4 白钦先;;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百年金融变迁与金融理论创新的探索[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罗继东;;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 优化广东金融生态环境[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白钦先;;论金融全球化和中国的战略目标与对策[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创新工作思路 推动全省金融工作繁荣发展[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8 孙翠兰;;“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区域金融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思路[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李爱君;;现代金融监管理念的重塑与构建[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10 谢玉明;;中国正面临一场伟大的金融战争——这是经济全球化“你中有我与我中有你”搅和在一起对付世界严重经济危机的伟大战争[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 黄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市委副书记 常务副市长 吴兴龙;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促进经济金融双赢双活[N];黄石日报;2006年

3 记者 张长江;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实现金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铜川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静;促进经济金融共兴共荣[N];湘潭日报;2008年

5 梁忻;从金融安全看我国金融改革[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记者 潘永东;金融创新:回归实体经济需求并纳入金融监管[N];金融时报;2010年

7 ;金融稳定四大政策目标亟待明确[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袁志刚;如何从“建设金融”过渡到“财富管理金融”[N];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记者 朱晨晖;我市部署金融工作[N];张家口日报;2012年

10 唐双宁;把“金融街”打造成金融创新的新平台、新亮点[N];金融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卫军;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冯小初;新兴经济体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3 叶莉;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4 孙伍琴;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蔡则祥;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满海红;金融监管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郗文泽;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8 李立华;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金融混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蔡彬彬;金融分工与金融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司振强;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鲁;金融对延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张博;基于马克思金融资本理论解析清代晋商金融运作[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孙楠;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曾伟;邓小平的金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5 高薇;陕西地方金融业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海龙;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市场道德风险的伦理防范[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赵晓燕;海尔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曾林子;朱昒基金融改革思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9 高立志;我国CBD金融资源优化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刘广明;产业传导视角下的江西金融—经济关联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3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83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8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