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农村宅基地流转整体性治理研究
本文选题:整体性治理 + 宅基地流转 ; 参考:《广西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其中,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之一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持续飙升导致城市寸土寸金、房价畸高,城市中低收入群体难以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另一方面,农民渴望并积极融入城市,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多导致农村“一户多宅”、“空心村”等宅基地无序或低效利用问题突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双方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农村宅基地流转成为了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农民只被允许在集体内部进行宅基地上的房屋流转。因此,除了政府统一征收这种方式,农民只有通过私下的“隐形流转”来增加财产性收入,如此既不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政府和集体的统一管理。宅基地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发挥保障性功能,给予农民最低的基本生存保障,但由于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转变,无论是农民还是政府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如何发挥宅基地财产性功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上。鉴于此,本文选取了西方学者希克斯提出的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工具,试图通过政府治理图式的分析视角来剖析宅基地流转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明确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宅基地流转整体性治理政策建议。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后,结合现有与宅基地流转相关的法律政策,首先从理论层面进行概念界定,分析了宅基地流转与整体性治理之间的契合关系,并对梳理了我国宅基地流转的历史沿革,进而探讨导致宅基地流转的内外动因。然后以武汉市江夏区作为实证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探访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辅之江夏区政府和国土局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第二手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以直观的图表深入剖析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所造成的结果,并选取了宅基地流转改革试点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进行经验借鉴。最后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从需求导向、法律法规、政府职责定位、信息平台搭建、中介服务组织和配套制度六个方面提出对于江夏区宅基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hina, the government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educ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mong them, land as one of the basic factors of production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On the one hand, soaring dem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s led to extremely high housing price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low-income groups in cities to find a place to stay; on the other hand, farmers are eager and actively integrated into the city.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ountryside, the problem of "one family with more houses", "hollow village" and other homestead is out of order or inefficient.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which makes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homestead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However, within the existing legal framework of our country, peasants are only allowed to circulate houses on the homestead within the collective.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the unified collection by the government, farmers can only increase their property income through private "invisible circulation",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safeguarding their own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nor to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llective.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homestead system is to give farmers the lowest basic survival guarantee, but due to the chang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Both farmers and the government began to focus on how to play the homestead property function and increase farmers' property income.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holistic governance theory put forward by the western scholar Hicks as the theoretical tool, and attempts to analyze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the causes of the homestead circul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gle of the government governance schema.On the basis of clear guiding principl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homestead circulation.After referring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laws and policies related to the homestead transfer, this paper firstly defines the concept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mestead transfer and the holistic governance.And combe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homestead circulation in China, and then discuss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leading to homestead transfer.Then take the Jiangxia District of Wuhan City as an empirical research area and 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field visits, supplemented by the statistics yearbooks, statistical bulletins, and other second-hand materials of the Jiangxia District Government and the National Land Bureau.Using descrip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results caused by the intuitionistic chart, and selects four representative typical models in the pilot reform of homestead circulation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holistic governa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irculation of residential land in Jiangxia District from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demand-orien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government duty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termediary service organization and supporting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东:农信社服务农民 成就“金融老大”地位 广东:再探“法律雷区” 拟让农村宅基地流转[J];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24期
2 李全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法律分析、操作困境和出路[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卢梦霖;;谈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4 凌申;;关于农村宅基地流转保障机制的研究——以江苏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5 杜忠连;;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可行性分析——由农村融资难引发的思考[J];经济视角(下);2011年02期
6 关江华;;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综述[J];新疆农垦经济;2012年06期
7 黄忠华;杜雪君;虞晓芬;;中国宅基地流转研究综述[J];中国房地产;2012年10期
8 吴其生;;浅谈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及对策建议[J];江西测绘;2013年02期
9 国土资源部宅基地流转纠纷研究课题组;;农村宅基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及完善[J];国土资源;2013年12期
10 范文敏;厉国威;;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流转评估的探讨[J];新会计;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玲霞;黄朝禧;;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海鹏;李萍;潘雅茹;唐瑭;孙芙蓉;;利益博弈视角下宅基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国玲;杨钢桥;;农户宅基地利用现状及其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继红;李思谕;;加强宅基地流转管理的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5 章波;魏西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以北京市郊区为例[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帮友;赵亚萍;张安明;;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驱动力和收益分配探讨——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7 郑占;;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外部经济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亚萍;邱道持;冯玲玲;石永明;黄岩;;促进宅基地流转,服务新农村建设[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9 周婧;杨庆媛;翁才银;戴佩淇;苏康传;;基于兼业行为的大城市边缘区农户宅基地流转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王延强;陈利根;;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宅基地流转分析——从不同流转模式对农户集中居住影响的角度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轶;宅基地流转或先在本集体内试行[N];南方日报;2013年
2 记者 朱楠;广东转户农民宅基地流转或先在本集体内试行[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蒲觉敏;广东:农村宅基地流转破冰在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4 曾冬梅;广东宅基地流转仍待法律认可[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5 王石壮子 李福民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国土资源局;让宅基地流转有规可循[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鹏;广东宅基地流转有限破冰[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7 米妮;宅基地流转当正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8 黄磊;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 广东先试先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全四清 牛卫国 白洁;新农村建设呼唤宅基地流转机制[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李天际;北京宅基地流转尝试曲线“突围”[N];中国建设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星璐;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田迎晓;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罗庆;广元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马奔;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农户福利效应[D];南京大学;2014年
5 杨蔓;山东省鱼台县S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刘思卉;武汉市江夏区农村宅基地流转整体性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7 李文明;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晁增霞;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与政府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李杰;雨花区农村宅基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蒋扬敬;农村外出务工群体宅基地流转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3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73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