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956年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8 23:02
本文选题:邯郸县 + 互助组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经济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是在我国土地改革运动之后,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之前的一次重要运动,这次运动在短短数年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农村个体所有制经济到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转变,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中的重要一环。在这场运动中,历史功绩是显著的,但也出现了未曾预料的失误。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之初,中国共产党当时预想的目的主要是:第一,改造农民,将农村纳入社会主义轨道;第二,促发展,增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但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来看,第一项任务以暴风骤雨般的速度得以完成;第二项任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实现更好的突破,越来越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很多农业发展的方案层出不穷,不同声音的争论也一直在延续。这其中,很多学者重新审视并思考起了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想从这一段历史中挖掘出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益的东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推动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的区域研究对象为河北省邯郸县,该县历史悠久,是河北重要的产粮县之一,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中心,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效对周边地区有很大的带动效应。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基本体现了革命老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面貌特征,文章大量参考和引用了邯郸县档案馆的原始资料,尤其是邯郸县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采取的一些整顿措施、管理方法等,力求还原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客观真实情况,为当今农村合作经济提供借鉴。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前农村的社会经济背景,首先叙述了邯郸县解放后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介绍了邯郸县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分配状况、邯郸县土改后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动以及邯郸县传统的一些农村互助方式。文章认为土改后邯郸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中农数量上升,农村两级分化情况得到缓解。土改后邯郸县农民在生产中确实有互助合作的需要,这是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的一个重要动因。在1951年底互助合作决议试行后,邯郸县作为一个老解放区,正式步入农业合作化的轨道。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具体发展脉络。从邯郸县的第一个临时性互助组的兴办、常年性互助组的产生,到初级社的试办、高级社的兴起,分阶段的对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了详细描述,再现了这段曲折的历程。文章中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为应对这些问题邯郸县委及干部采取的一些措施和管理办法,初级社、高级社的经营管理方式等内容,做了大量的叙述。文章认为,1954年是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个分水岭,之前的运动是比较健康合理的,但1954年之后,运动的发展有些出乎了邯郸县委的控制,尤其是高级社的兴建热潮,导致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提前完成,工作过粗,但文章的重点在于对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阶段的基本状况尤其是经营管理办法如“四包”、整顿措施等具体内容的描述上,试图从中找出对当代农业发展有借鉴意义的一些东西。。第三部分是对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总体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运动中的一些不足,总结运动的经验教训。在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不足的原因中,文章认为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从中央来说,以政治手段也就是国家政策的制定实行,来推动经济建设也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是导致运动后期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从邯郸县来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把农业和其他部门过多地牵扯、关联在一起,使农业的负担过多过重,拖累了农业的发展。分析和研究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过程,更好的认识邯郸县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从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提供重要现实启示。
[Abstract]: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change of the rural social econom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 It is an important movement of the people ' s public social movement after the movement of the land reform in China .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ampaign of agricultural co - operation ,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individual ownership economy to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economy ,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economic system .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ampaign of agricultural co - operation ,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had the aim of bringing the countryside into the socialist orbit ; secondly ,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 increasing the income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 - operation in Handan Coun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Handan . However , after 1954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vement was somewha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Handan County Committee ,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upsurge of the senior society , which led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Handan County , and the work was too coarse , but the emphasis of the article li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each stage , especially the management methods , such as " four packs " and rectification measures , in Handan County ' 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 and tries to find out some things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griculture . The third part is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Handan county . At the same time ,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movement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sports . I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Handan county , the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necessity of agricultural co - operation in Handan County , and mak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cessity of agricultural co - operation in Handan county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瑞芳;新中农崛起后中共阶级政策的调整[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2 高化民;农业合作化的成功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04期
3 李安增,陈招顺;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再评价[J];经济评论;1998年06期
4 张晓玲;;新中农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心态探析(1952-1956)[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年04期
5 马社香;;毛泽东为什么大力提倡农业合作化——陶鲁笳访谈录[J];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01期
6 郭德宏;;旧中国土地占有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本文编号:1817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1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