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我国西南地区黑麦草种植技术效率及科技进步贡献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29 08:36

  本文选题:西南地区 + 黑麦草 ; 参考:《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年06期


【摘要】:在国家大力建设饲草料产业体系的背景下,对我国西南地区通过牧草产业发挥水热资源禀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黑麦草是我国西南地区种植量最大、种植面积最广的牧草。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2011-2014年我国西南地区72户农户黑麦草的种植技术效率和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农户种植黑麦草的技术效率不断上升,2014年黑麦草种植技术效率在0.8~0.9的农户占47.22%,技术效率在0.9以上的农户占44.44%。黑麦草种植技术效率在不同区域差别较大,在奶业发达的优势区域,技术效率较高;而在奶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技术效率较低。黑麦草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到了53.78%。因此,国家政策应该进一步支持和鼓励黑麦草生产技术的创新,政府应该着力加大促进黑麦草贮藏和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支持种养一体化,加大黑麦草经济价值通过家畜家禽高效转化途径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力度。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orage industry system in our count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ndowment of water and heat resources through forage industry in Southwest China. Ryegrass is the most widely cultivated forage in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the panel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72 ryegrass farmers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2011 to 2014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yegrass planting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yegrass cultivation among farmers in southwest China was increasing. In 2014, the ryegrass planting efficiency was 0.80. 9% among farmers, and 44.44% among those with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0. 9%.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yegrass cultivation varies greatly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is relatively high in the areas where the dairy industry is developed, but low in the areas where the dairy industry is slow to develop. Ryegrass contributed 53.78% of its shar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refore, national policies should further support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 in ryegrass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governments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R & D and promotion of ryegrass storage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and support integration of breeding and breeding.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value of ryegrass through livestock and poultry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and technical extension.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5-22)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ASTIP-IAED-201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220)资助
【分类号】:F326.1;S54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元;大黄种植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1年05期

2 田占美,郑红玲 ,司玉芹 ,李绪太;甜叶菊种植技术要点[J];中国果菜;2005年06期

3 单存慧;朱雅丽;宋正修;;特色玉米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7期

4 曹红钰;;浅谈玉米种植技术要点[J];民营科技;2007年09期

5 孔祥芳;孔淑娟;;玉米增产种植技术[J];化工之友;2007年17期

6 明鸿英;;浅谈水稻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24期

7 尹鸿艳;;试论水稻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年04期

8 王龙旺;;水稻清洁种植技术推广探析[J];魅力中国;2010年03期

9 ;有关丹参销售、种植技术、供种的问答[J];农村发展论丛;2000年11期

10 金卫根;柴胡种植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科技;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互种植技术模式研究[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向阳;田满桅;何剑威;董天浴;;菏泽市蒜套棉高产种植技术[A];山东省棉花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李洪军;李磊;;甘草高产种植技术重点与效益分析[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李民;;特色植物“怀府黄花”的成分及种植技术[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5 唐翠明;罗国庆;吴剑安;邹宇晓;王振江;吴福泉;杨琼;陈列辉;钟建武;黄炳辉;;中药材桑GAP规范种植技术[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青梅;几种中药材种植技术[N];农民日报;2013年

2 西平县人和乡农业服务中心 臧长有 张会茹;郑麦9023种植技术[N];驻马店日报;2013年

3 蓝芳;合作水稻技术 促进两地发展[N];闽西日报;2008年

4 罗春雷;望谟举办农民工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菏泽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及效益[N];菏泽日报;2014年

6 记者丁维丽;玉米“一穴多株”种植技术实现增产增收[N];长治日报;2009年

7 张绪勇 李宏岳 尤建龙;镇原县大力推广“一膜两用”种植技术[N];陇东报;2009年

8 ;黄芩种植技术[N];陕西科技报;2007年

9 佚名;益母草种植技术[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丁维丽 张海霞;老农技“秋后算账”乐呵呵[N];山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质净;辽西半干旱地区微集水种植技术优选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修孟源;兼业化程度对农户水稻种植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2 钟海芝;福建有机茶种植技术的现状和推广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19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19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b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