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地经营权主体差异与农地抵押方式选择——基于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13 15:39

  本文选题:农地经营权 + 农户 ; 参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本文立足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通过选取以农户为抵押主体的同心与平罗、以规模经营主体为抵押主体的明溪与枣庄这两对典型案例的对比,探讨农地经营权主体与农地抵押合约方式选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农地抵押中存在直接与间接定价的合约方式差异,且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这两类主体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抵押合约;当农户作为抵押主体时,采用组织合约的间接方式优于选择市场合约的直接方式;而当规模经营主体作为抵押主体时,以市场合约的直接抵押方式要优于采用组织合约的间接抵押方式。就此,提出考虑抵押主体差异、鼓励具有信息收集与定价功能的主体参与抵押进程、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和活化农地经营权等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perspective of market and organization con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ypical cases of Mingxi and Zaozhuang with farmers as the principal mortgage and Pingluo as the mortgage subject and the scale management as the main mortg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of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 and the choice of contract mode of farmland mortg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pricing contract modes in farmland mortgage. The farmer and the scale main body tend to choose the different mortgage contract, when the farmer is the mortgage subject, the indirect way of the organization contract is better than the direct way of choosing the market contract. The direct mortgage of the market contract is better than the indirect mortgage with the organization contract when the main body of the scale operation is the principal part of the mortgag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such as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mortgage subject, encouraging the subject with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ricing func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rtgage process,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ree rights division" and activating the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流转模式、流转契约与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组合:驱动力、绩效与机制设计”(7137312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及收益共享机制研究”(13JZD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10BJY063) “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与合约选择研究”(201510)
【分类号】:F321.1;F83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君锋;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变革的回顾与启示[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邵书慧;;农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经济学思考——基于荆州市农地经营现状的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褚伟强;;浅析较发达地区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4 许芳;;农地经营权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决策意愿博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3年05期

5 王诚德;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地经营制度变迁——关于家庭小规模农地经营制度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0年05期

6 于长胜;;工商企业介入农地经营的风险[J];中外企业家;2013年31期

7 许方;;农地经营权集中模式的减贫效应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8 赵冈;历史上农地经营方式的选择[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02期

9 朱雪欣,雷国平;黑龙江省农地经营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年02期

10 王龙;;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宁夏生态移民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曾艳华;吴英;;推进我国农地经营集约化[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力;李蕙岚;;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地经营模式创新的关联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3 陈秧分;刘彦随;王介勇;;东部沿海地区农户非农就业的农地经营行为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高魏;;浅论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远 蔡颖 周勉 白田田;农地经营权抵押试点进深水区[N];经济参考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李果;成都探路农地经营权抵押 风险把控仍待完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3 记者 林远 张莫;宜信拟试水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N];经济参考报;2014年

4 记者 王懿;首款农地经营权流转信托试水[N];上海金融报;2013年

5 陈宇峰;我们要走的改革路,还有多长?[N];财经时报;2007年

6 记者 林远 刘海;四川首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落定[N];经济参考报;2014年

7 翁仕友;农地经营权抵押是大方向[N];经济观察报;2008年

8 记者 刘莉;温江122.53亩农地经营权获贷62万[N];四川日报;2014年

9 张华;农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科学探索[N];宁波日报;2008年

10 湘潭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周靖祥;规模化农业应有中国式选择[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向敏;不同资源依赖情境下农民对农地经营制度认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孙全亮;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晋丽;辽宁省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尚晓梅;灵宝市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租金确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一哲;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江莉;农地经营权流转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廖洋;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刘平;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利益调节机制构建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6年

7 白冰;昌图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调查与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王世珩;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配套措施的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漫;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农地转出户福利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10 董晓;“三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883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83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