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用冰量的分析评估
本文选题:渔业 + 用冰量 ; 参考:《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随着我国渔业生产的发展,渔业用冰需求量逐渐增大,而我国目前尚无官方公布的渔业用冰需求量统计数据,制冰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规模;制冰企业对用冰消费市场结构和发展趋势不掌握,直接造成制冰企业生产存在盲目性。通过建立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估算出1995—2016年渔业用冰量,并与全国水产冷库制冰量趋势线相拟合,得出两者趋势一致的结论。表明估算得到的结果相对客观准确,符合我国渔业用冰的实际情况。通过异方差检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等一系列计量检验,表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变量之间存在稳定及长期均衡关系,因而估算结果具有严格的统计意义。从总体趋势上看,我国的渔业用冰量不断增长,说明我国渔业生产规模正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我国涉渔第一产业预估用冰量占比较大,为40.74%,但年均增长率为3.04%;涉渔第二产业预估用冰量在三个产业中占比最小,为12.17%,但年均涨幅最高,达到7.99%;涉渔第三产业预估用冰量占比最高,为47.09%,且年均增长率为4.73%。预计到2030年,渔业总用冰量达到1 927万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y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demand for ice for fishery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However, there is no official statistics on the demand of ice for fishery in our country, so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can not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demand. Ice making enterprises do not grasp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ce consumption market, which directly leads to blindness in ice making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lassic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fishery ice volume from 1995 to 2016 was estimated and fitted with the trend line of the national fishery ice p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wo trends were consistent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imated results are relatively objective and accurate, and accor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ishery ice in China. A series of econometric tests, such as heteroscedasticity test, stationary test and cointegration test, show that there is no heteroscedasticity in the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re are stable and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 among variables, so the estimation results have stric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e general trend, the increase of fishery ice use in our country shows that the scale of fishery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 i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stimated ice volume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is 40.74, but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is 3.04, and the forecast ice volume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ccounts for the smallest propor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12.17, but the annual increase is the highest. The proportion of estimated ice in the third industry is the highest, 47.09, and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is 4.73. By 2030, the total amount of ice used in fisheries is expected to reach 19.27 million tons.
【作者单位】: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5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5ADZ009)
【分类号】:F32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晓庆;;广东渔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J];农村研究;2000年01期
2 李文涛,唐衍力,黄六一;关于日本渔业调整委员会的性质的探讨[J];海洋湖沼通报;2000年03期
3 钱志林;渔业在21世纪会有更大更新的发展和提高[J];科学养鱼;2000年03期
4 朱大白,金龙;办好渔经刊 促进渔业发展[J];中国渔业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5 于钦喜;关于调整我市渔业生产结构的几点意见[J];黑龙江水产;2000年01期
6 徐承旭;甘肃将加快发展渔业生产[J];渔业致富指南;2000年09期
7 刘社奇;杜广兴;;如何实现濮阳渔业持续健康发展[J];河南水利;2001年01期
8 姜传森;重视发展近洋的蟹渔业[J];中国水产;2001年03期
9 王晓霞;关于发展城郊渔业的思考[J];中国水产;2001年05期
10 刘锡梧,饶志新;广东渔业生产新一年形势看好[J];广东饲料;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增崇;;广西渔业应对入世的思考[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2 张玫;易法海;;湖北省渔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与江西省的比较[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庞景贵;郭金龙;康晨香;曹英杰;;河北渔业的成就与展望——写在中国60周年庆典之际[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周程;;继续解放思想是促进和谐渔业的原动力[A];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农运红;;解放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渔业发展[A];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卓友瞻;;确立新时期渔业发展方向 促进渔业再上新台阶——1997年1月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A];中国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C];2008年
7 包特力根白乙;宋香荣;;天津渔业生产结构计量分析[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玉榕;;从台湾渔业产能现状看两岸渔业合作前景[A];2007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论文集[C];2007年
9 莫兰平;;对加快渔业发展,肋推二大城市建设的思考[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潘迎捷;陈新军;许柳雄;;我国数字渔业的总体发展战略[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白蕾;渔业生产所需潜水是否也要审批[N];福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红梅邋实习生 张凤莉;海上渔业事故率同比下降六成[N];威海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景燕娜;我省渔业互保走在全国前列[N];浙江日报;2008年
4 记者 江慧;我市争取渔业救灾资金2183.8万元[N];九江日报;2011年
5 农业部渔业局渔船渔港处;措施得力保渔业平安[N];中国渔业报;2012年
6 国商;投资非洲渔业宜多元化[N];中国渔业报;2013年
7 桂雪琴 钱忠敏;渔业装备行业代表共商发展良策[N];中国船舶报;2013年
8 李建星;东营区渔业互保保额突破两亿元[N];中国渔业报;2013年
9 记者 刘冬辉;我市开展春季渔业生产保障工作[N];东营日报;2013年
10 通讯员 黄启健;广西上半年渔业生产势头良好[N];中国渔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勇;近代苏南渔业发展与渔民生活[D];苏州大学;2007年
2 毕建国;中国现阶段渔业补贴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再福;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立敏;从日本渔业协同组合论我国渔民合作组织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邓云锋;中国渔业中介组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周红燕;我国渔业品牌价值评估及提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褚晓琳;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中的预警原则[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明辉;近代上海渔业用冰与冰鲜水产消费(1931-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肖扬;辽宁省渔船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董蓓;湖北省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滕云路;中西太平洋公海登临和检查制度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王碧霞;基于我国渔业政府网站的渔业公共信息获取率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6 李赛忠;温州市涉渔“三无”船舶整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向文琦;我国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8 黄飞萍;区域渔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9 翟北北;渤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张凤;我国渔业柴油补贴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88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8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