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经济学理论基础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6年
农业信息化经济学理论基础探索
陈云飞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的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农业信息化形成与发展过程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从经济学的理论视野探索农业信息化形成与发展成为可能。但从现有文献看,对农业信息化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根据农业信息化形成历程,将农业信息化形成过程分为农业信息商品化、农业信息产业化、农业产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信息化四个过程,并对这四个发展过程进行经济学分析。对农业信息化过程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农业信息化是在供求关系决定下的农业信息商品化后,经过农业信息商品企业化,进而产业化发展,使农业信息化技术与制度逐渐完善,为农业内部各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做准备,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又为农业信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在信息和技术推动下,农业信息产业化与农业产业信息化相互作用,促使农业经济信息化形成,新的适宜的制度形成又为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化过程最终在农业信息产业化与农业产业信息化相互促进中实现。 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意义介绍,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等;第二部农业信息化相关概念和基本思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阐明本文基本思路;第三部分农业信息商品化,运用供求理论和价格理论对农业信息商品化的形成与农业信息商品价格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农业信息产业化,应用企业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知识分析农业信息商品企业化,进而分析其产业化过程;第五部分农业产业信息化,应用搜寻理论和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知识分析农业产业信息化形成的必要性和运作过程;第六部分农业经济信息化,应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知识分析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必然性和演进过程;第七部分为结论。 在分析过程中,按照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历史逻辑关系,将农业信息化进行阶段性划分,并采用经济模型方法进行分析,如农业信息需求模型与供给模型、农业信息产业化相关模型、农业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参数化模型等,为农业信息化相关问题提供更加简明和数量化的分析。同时,将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纳入经济学分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32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晨;;基本模式和经验 广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点[J];农村研究;1998年01期
2 本刊县域经济观察员;;农业产业化:国家级基地呼之欲出[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28期
3 ;安徽同福集团提出农业产业化“六位一体”模式[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年05期
4 赵景芳;姜建华;;从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看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作用[J];中国标准导报;2001年03期
5 黄俊伟;;浅析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对策[J];河南农业;2011年13期
6 王勇;牛保群;;枣阳市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有绝招[J];中国商办工业;2002年06期
7 ;盖州市农业产业化强势推进[J];辽河;2011年09期
8 张福新;;全力抓好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涞水县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调查[J];统计与管理;2010年04期
9 ;加快转型升级 带动农民增收——解读安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17期
10 夏杰长;张亚明;李勇坚;;以“服务下乡”推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J];领导之友;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徽衍;张永红;;从同州西瓜销售遭冷遇看农业产业化中气象服务的作用[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时盛;;实行原料价格与原料质量、制成品价格双联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肖咸君;;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问题与对策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田瑞彪;;关于农民“产业化”问题[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谭力亚;;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6 于德运;;我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障碍因素及其对策[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林彦卿;;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A];加快发展广西农业产业化研讨会暨广西农业经济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孟建国;;农业产业化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伍慧玲;;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化的新引擎[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10 路明;;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薄文军;[N];东营日报;2005年
2 石芝谋;[N];贵州日报;2005年
3 梅小华;[N];光华时报;2005年
4 曾僖仪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宁分行;[N];广西日报;2005年
5 郭俊;[N];广元日报;2005年
6 记者 吴华清;[N];湖北日报;2005年
7 刘海涛 王巍;[N];河北日报;2005年
8 孟宪喜 何小龙;[N];江淮时报;2005年
9 山东烟台市副市长 张幸福;[N];经济日报;2005年
10 王曦;[N];今日信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大鹏;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启智;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沈雅琴;长期土地承租合约下农业产业化及其绩效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夏云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商品化生产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罗东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春玲;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2年
7 俞宏军;中国工厂化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高群;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王姮;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以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2 王俊霞;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范正辉;农业产业化与泰州农业发展——泰州市农业产业化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刘祝华;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陈家伍;走向市场的农业[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彭海清;论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金融支持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7 向隅;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胡卫星;湖南省城市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轶勤;宁夏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10 刘大集;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经济学理论基础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