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地形梯度的高原山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特征——以贵州省盘县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7 13:30

  本文选题:空间分布 + 地形梯度 ; 参考:《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地形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及变化,高原山地区更为明显。该文选取贵州省盘县作为研究区,运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形分布优势指数、地形位指数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分析了2000—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和内在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盘县耕地大幅度减少,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大幅度增加,未利用地不甚明显.不同土地利用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受地形因子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垂直分布特征。低级别区耕地优势位增强,水体优势位出现显著萎缩,中级别区林地和草地优势位基本保持稳定。高级别区林地和草地优势分布范围拉宽,建设用地和水体优势位出现退缩。土地利用图谱以稳定型和前期变化型为主,不同图谱变化类型均是不同级别区耕地向林地、草地及建设用地转化为主要特征。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随地形级别区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趋缓特征。高原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应充分统筹区域地形结构及土地利用格局垂直梯度特征,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优化布局进行因地制宜的安排与协调,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在空间结构上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
[Abstract]:Terrain factors restrict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land use spatial pattern to some extent, especially in plateau mountain area. This paper selects Pa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applies the theory of geoscience information atlas to the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advantage index.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on topographic gradient in the study area from 2000 to 2010 were analyzed by topographic location index and land use comprehensive degree ind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cultivated land in Panxian Coun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woodland, grassland,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ar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unused land was not obviou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land use and its changes were influenced by topographic factors.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creas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water shrank significantly, a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woodland and grassland remained stable in middle grade area. The dominant distribution of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in high-level area was widened, a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body retreated. The main types of land use map were stable and early chan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armland to woodland, grass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w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map types. The land use comprehensive degree index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slowed down with the increase of topographic grade area. The adjustment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highland mountain area should fully coordinate the vertical gradi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topographic structure and land use pattern, and arrange and coordinate the optimal layout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land resources in spati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27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21) 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J-2015-03)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LKS(2013)17]
【分类号】:F30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京;吕哲敏;石小平;李志;;基于地形梯度的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7期

2 赵宇鸾;张蒙;李秀彬;董顺舟;黄登科;;山区耕地边际化及其政策启示——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6年01期

3 穆松林;张义丰;Dhruba Bijaya G.C.;;基于地形因子的北京山区沟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6年01期

4 郜红娟;张朝琼;张凤太;;基于地形梯度的贵州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5 赵艳霞;武爱彬;刘欣;秦彦杰;;浅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地形梯度特征与生态服务价值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6 周启刚;陈丹;;重庆山地都市区土地利用地形特征分异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3期

7 龚文峰;袁力;范文义;;基于地形梯度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8 张国坤;邓伟;张洪岩;宋开山;李恒达;;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9 蔡运龙;;贵州喀斯特高原土地系统变化空间尺度综合的一个研究方案[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12期

10 卜心国;王仰麟;沈春竹;张小飞;;深圳市地形对土地利用动态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彦潮;赵翠薇;韩冰倩;;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地形梯度特征——以乌江北源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1期

2 徐羽;钟业喜;冯兴华;徐丽婷;郑林;吴巍;;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1期

3 朱小莉;王三;谢德体;;山地城市土地利用地形分异特征及功能分区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6年12期

4 李秋萍;陆汝成;梁宝坤;梁倩婧;林莹;;广西陆地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构建[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6期

5 王晓峰;薛亚永;张园;;基于地形梯度的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冰川冻土;2016年05期

6 汤傅佳;黄震方;陈晓艳;;主题公园周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5期

7 韩会庆;蔡广鹏;伍静;周珊;;1960-2013年贵州省绝对湿度时空变化特征[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8 王军强;胡晓光;岳颖;别雪艳;段云峰;谭秋霞;高富岗;;基于ArcGIS和DEM模型的耕地利用格局分析[J];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03期

9 薄广涛;牛志君;郭义强;王晓晴;;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效应——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1期

10 张大川;刘小平;姚尧;张金宝;;基于随机森林CA的东莞市多类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爱彬;刘欣;赵艳霞;秦彦杰;;浅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特征与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2 高彦净;巩杰;贾珍珍;谢余初;钱大文;;甘肃白龙江流域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巩杰;高彦净;张玲玲;谢余初;赵彩霞;钱大文;;基于地形梯度的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析——以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4 孙丕苓;许月卿;王数;;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4期

5 薛占金;秦作栋;孟宪文;;2010年汾河流域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3期

6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4年02期

7 黄映晖;刘松;田超;张晋京;秦疏影;史亚军;;北京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11期

8 魏莲;刘学录;;基于GIS和DEM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9 孟宪文;薛占金;;汾河流域2010年土地退化成因分析及经济损失估算[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陆志翔;杨永刚;邹松兵;肖洪浪;尹振良;谢家丽;;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水文响应研究[J];冰川冻土;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2 方华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现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3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4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5 樊杰,吕昕;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6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7 陈立民;海河流域山西省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23期

8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新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蔡邦成;陆根法;陈小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运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云鹏;基于主体的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宇苗子;黄土塬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力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黄旭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堵河流域产流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7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Laari Prosper Basommi;加纳西北部矿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以及对水质和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9 王亮;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张瑜;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江淑芳;朝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遥感估算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帅;宁夏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李储强;海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74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74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