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农牧用地格局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1 18:50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通辽市为例,对影响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农牧用地格局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预测与评估,进而提出适宜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农牧发展格局。在分析国内关于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遴选了系统动力学可适性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利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进一步运行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通辽市不同农牧发展格局下的仿真结果,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和优选。研究认为,农牧用地比例关系是制约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就通辽市而言"牧业主导发展格局"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格局,但不是目前最适合的发展格局;建议近期采用"农牧均衡发展格局",远期采用"牧业优化发展格局"。文章不仅提出了支撑通辽市可持续发展农牧发展格局,而且为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interlaced areas in the north, taking Tongliao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scientific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key problem that affe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interlaced areas, that is, the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land use.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ecoton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gri-pastoral ecotone,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strong adaptability of system dynamics is selected, and the weight of the index is determined by using AHP method, and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is run furth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development in Tongliao City were obtained, and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and selected b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land is the key problem to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gri-pastoral interlaced area. "Livestock leading development pattern" is the best patter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ongliao city, but it is not the most suit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at pres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balance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near future, and "optimize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nimal husbandry"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long-term. The paper not only puts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ongliao City, but also provides a useful theoretical research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ecotone.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水利部公益项目“半干旱区水循环与水生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015010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生态城市的水土资源利用格局变化机制及适应性调控研究”(51479160)
【分类号】: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根生,董光荣,赵兴梁,曲耀光,李栋梁,伍光和;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区不宜大规模开垦[J];中国沙漠;2002年05期

2 马桂英;浑善达克农牧交错区生态恢复与建设之反思[J];理论研究;2005年03期

3 王云;齐广;孙海燕;申广立;;种植饲用高粱 促进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01期

4 白美兰;郝润全;侯琼;;内蒙古典型农牧交错区作物优化布局决策分析[J];气象科技;2006年04期

5 文琦;李玲;林君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6 张晓庆;侯向阳;孙启忠;赵淑芬;;华北农牧交错区奶牛饲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奶牛;2008年02期

7 张凤荣;;理性看待农牧交错区耕地减少趋势[J];中国土地;2011年09期

8 彭珂珊;邵明安;;在西部大开发中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思路[J];科学新闻;2001年22期

9 彭珂珊;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J];四川草原;2003年01期

10 侯琼,张秀峰;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政策调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培峰;赵明华;;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贫困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察右中旗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蔺日胜;宋丽华;扎鲁达;;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牧交错区奶业产业链建设——伊利集团奶业产业链建设进展[A];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永民;赵士洞;;近5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耕地变化及其政策因素分析——以赤峰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张志恒;琚永忠;刘浩;;开发利用榆林草地资源 发展农牧交错区养羊业[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5 魏雯;徐柱;师尚礼;;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初探[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祝廷成;杨允菲;王正文;;吉林省西部的草地[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蓝田;蒋祯祥;曾宪文;;发挥余热为鹤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做贡献[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赵平;;农牧交错区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魏丽娟 实习生 刘婉;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N];榆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泠;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2 杜雄;华北农牧交错区农业资源适度开发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强;甘肃省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申让平;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达布希拉图;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琦峰;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大学;2005年

5 李飞;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运营模式能值评价[D];兰州大学;2008年

6 鲍锋;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晶;陕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君;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卓资县案例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177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177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